第四百二十一章 会亲家

几年没见面了,肯定有说不完的话,这个时候过去打扰,确实不太合适。

 

反应过来,李学军不禁无奈地摇了摇头,他这个当大伯的,居然还没有侄子想得周到。

 

“对,是得让小琪和她爸妈说说话!”

 

说着又坐了回去。

 

“大伯,一直没顾得上问,天和、天敬的工作咋样了?”

 

说起两个儿子的工作,李学军脸上也露出了轻松的表情。

 

“都安排好了,天明,真是多亏了你!”

 

两个二十郎当岁的半大小子,整天在街面上闲逛,都成李学军的一块心病了。

 

天敬还好,天和从小就不是个让人省心的,一直这么下去,李学军真怕天和学坏。

 

本来已经和严巧珍商量好了,实在不行就让他们两个下乡,走走孙福满的关系,看看能不能给安排到李家台子。

 

别的事孙福满不敢管,这点小事总不能还推辞吧!

 

万没想到,孙福满为了安抚李天明,居然直接抛出了两个岗位。

 

如今天和被安排到了连铸车间,天敬因为能写会画,直接被厂办要了去。

 

这下问题都解决了,李学军和严巧珍总算是松了口气。

 

“您说这话是拿我当外人啊?”

 

李学军闻言表情微怔,笑着摆了摆手:“行,我不说了,往后让他们哥俩再谢你!”

 

接着又问起了晚上这顿饭是怎么安排的。

 

席面已经定下了,由他和严巧珍出面陪着靳小琪的父母,可这次靳小琪的哥哥也一起来了,要是同辈人太少的话,倒显得他们李家不够重视。

 

“把天会两口子叫上,还有天满、天和、天敬,大莲两口子……”

 

“大莲就算了,孩子太小,没人照顾可不行,我给棉纺厂打个电话,把长宁叫过来!”

 

大莲和孙长宁如今也是儿女双全,大儿子孙思南3岁了,小女儿媛媛是今年生的,全都离不开人。

 

“听您的!我去找天满他们打个招呼,下班别走,全都去招待所集合!”

 

与此同时,招待所这边,靳小琪和靳母好不容易才止住了眼泪。

 

靳家虽然也免不了重男轻女,但并不像宋晓雨的娘家那样,所有的好处都让宋晓军一个人全占了。

 

对待几个孩子,靳父靳母还是能尽量把一碗水端平。

 

按照规定,每家只能留一个孩子,靳立桐是中专毕业,直接分配了工作,已经能帮着家里分担了,只是这样一来,剩下的几个儿女就只能去农村插队。

 

靳小琪的二哥和大姐刚到岁数,就去了西疆的生产建设兵团。

 

那个时候,靳小琪的年纪还小,靳父靳母费尽心思想要把小女儿留在身边,当时也曾动了靳母提前退休,让靳小琪去顶岗的念头。

 

可一旦这么做,家里的收入锐减,生活压力就太大了。

 

恰好当时,靳立桐的媳妇怀孕,日常开支越来越大,正是需要钱的时候。

 

但是,让小女儿下乡,两口子又实在舍不得。

 

任凭街道办的工作人员轮番来家里做工作,两口子也始终不肯松口,到最后,甚至连靳父单位的领导都出面了。

 

如果继续留在杭州,靳父的工作都会受影响。

 

靳小琪眼见留城无望,便瞒着父母填了申请表。

 

“小琪,都是爸妈没本事,让你受苦了!”

 

说到受苦……

 

靳小琪自从到了李家台子,还真没受太多的苦。

 

除了农忙的时候要上工劳作之外,余下的时间……

 

一开始在养殖场当饲养员,后来又被安排在电风扇厂做质检员。

 

而且,这些年地里的农活,靳小琪也早就适应了。

 

“妈,我在村里真的挺好的!”

 

上工赚工分,上班赚钱,不但能养活自己,每个月还能往家里寄一笔钱,帮着父母分担养家的压力。

 

第一次收到小女儿寄来的钱,靳父靳母被吓了一跳,要不是工作太忙脱不开身,怕是早就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