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思量 作品

第三百七十八章 站直了,别趴下

在各种渠道的大力宣传下,社会各界的积极性迅速被调动了起来,都在以最大的热情来支持灾区的重建工作。

 就在最后一批用于出口的商品被运走的第五天,李天明和大柳镇的六位村主任便带着一笔数额不菲的善款,到了海城的一个捐助点。

 至于大柳镇的公社革委主任……

 是李学国靠边站以后,白江涛从县里派来的。

 李天明压根儿就不鸟对方,像这种躺着都能捞政绩的机会,自然也没有这位公社主任的份。

 当三大提包现金亮出来的那一刻,捐助点现场所有人都被惊着了。

 这年头,谁家日子过得都不富裕。

 能捐给灾区老百姓的钱物,差不多都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甭管多少,都是大家伙的一份心意。

 像李天明他们这么捐的……

 未免太豪横了!

 三大提包现款,其中两包是这次的尾款,另外那包是……

 李天明个人捐的。

 作为上一世唐市大地震的亲历者,他无法阻止灾难的发生,也没办法提前预警。

 能做的也只有在开始灾后重建的时候,稍稍尽一份心。

 只当是图个心安。

 “同志,你们这是……”

 现场的工作人员也被眼前这一幕给吓着了。

 这段时间,每天都有大量的市民来捐款捐物,可也没有这么捐的啊!

 直接用大提包装钱。

 这得是多少啊?

 工作人员看着那三大提包现金,下意识的都想去报警了。

 “同志,这是我们大柳镇全体社员的捐款,用来支持灾区人民群众重建家园。”

 大柳镇?

 围观的人群之中,有人立刻反应过来。

 这几年,报纸上关于大柳镇,尤其是李家台子的报道可不少。

 如今市面上非常就行的睡莲牌电风扇,还有为国家出口创汇做贡献的电饭煲,全都出自大柳镇的李家台子。

 如果是大柳镇的人来捐款……

 那就不新鲜了!

 在海城,谁不知道有个大名鼎鼎的李家台子。

 开社员集资,创办集体企业,发展独立集体经济的先河。

 就连伟大领袖都曾在前些年的国庆招待会上点名表扬过。

 “捐这么多,日子不过了啊?”

 “你知道什么,听说大柳镇的人,现在全都富得流油。”

 “我有个表舅是大柳镇后帮村的,他们那边,日子怕是比城里过得都富裕!”

 也有人不免泛酸。

 “富又怎么了,越穷越光荣!”

 “就是,他们那都是zB主义,迟早要被打倒!”

 “显摆什么啊!”

 周围人的议论声,李天明他们都听得一清二楚。

 生气?

 听蝲蝲蛄叫,还不种庄稼了。

 “同志,这里一共是28万,麻烦您清点一下。”

 咝……

 人群中响起了一阵惊呼。

 虽然钱就摆在眼前,但是听到具体数字的时候,还是不免惊叹。

 28万啊!

 这就……

 捐了!

 这下没有人再说怪话了。

 甭管是啥主义,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用来支持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心里再怎么不服气,也得说上一句佩服。

 所有的工作人员全都集中过来,现场顿时响起了一阵数钱发出的沙沙声。

 整整用了十几分钟,才核准了数目。

 “几位同志,我代表唐市100余万人民群众,感谢你们的帮助。”

 市革委负责为唐市重建筹集物资的领导也被惊动了。

 尽管知道,顶头上司楚明玉对李家台子的态度,可是,今天这样的场合,这样的善举,必须要有所表示。

 李天明等人客气了几句,就准备离开了。

 他并不担心,乡亲们的善心会被挪作他用。

 比如……

 买几万块钱一套的西装,或者去捧女网红。

 全国人民的眼睛都盯着呢,谁敢朝这些善款伸手?

 而且,这个年代的人,思想境界还是很高的。

 “同志,能向您提几个问题吗?”

 《海城日报》的记者今天恰好到了这个捐助点。

 眼见这么好的宣传题材,哪能让李天明等人就这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