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辛秘
剌炀城城头,守将陈四带着一众亲卫远观腾骥关。 整个剌炀城中,守卫是最早得到西南枢密军被全歼消息的人,因此,怀着北幽大军可能大举攻来的惴惴之心,换岗的两队城门守卫们都表现出了远超以往的严肃认真。
美中不足的是,来换岗的那队城门守卫中明显缺了一人,连带着气势都弱了三分。
好在同僚们早已习惯了周骏晟的懒散,也无人抱怨,只是都集中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注意着剌炀城城门前的一切。
北幽的军队随时可能攻破腾骥关来到剌炀城前,而此刻在剌炀城前的流民们也已经拿到了武器,近几日因禁军的掳人,陈四的镇压,流民间怨声载道,比起北幽大军,剌炀城城门的守卫们更担心这些拿到了武器的流民们倒戈来攻。
而在城头上,陈四扫视着郊野上的流民营帐,眼神之中皆是厌恶。
按照他的安排,剌炀城的城头上又额外架设一排弓弩。那明晃晃的锋镝,防备的不是随时可能来到此处的北幽大军,而是底下从北幽各地赶来的流民百姓。
这几日来,为了维持郊野上的秩序,陈四已经下令射杀了数十个流民。陈四自言自语道:俗话说杀一儆百,那要儆二十万流民,不杀个一两千人怎么镇得住?
在陈四眼里,这些流民唯一存在的价值,便是作为剌炀城外的一道防线,抵御北幽大军的进攻。
而城下,流民们看着城头那衣着光鲜的将领,眼神中除了畏惧,也还藏着些许愤恨。他们如同保护金银一样牢牢保护着分发到手的刀剑,下一次,兴许只要下一次,城里再有人敢来流民中掳掠,他们必将与之搏命。
在陈四的咆哮怒骂之中,剌炀城的城头上,守军比往日多了数倍,他仔细地布置着城头的防守,希冀着能得到更多来自城内皇宫中的奖赏。
而在陈四回望的皇宫内,慕容非一身素白,抱琴入殿。
今日的慕容非没有妆容,没有饰物,所呈现在众臣面前的完完全全是她最真实的模样,却美得文武百官惊诧。
陈珏缓缓从龙椅上站起,今日的慕容非虽未如他所愿那般身披皇后华服,但那素白无暇的容貌气质更令他惊喜。
他们并不知晓,此时慕容非的衣着打扮便是她在君子会上的样子,这一身最简单的衣服才是她的心中最爱。
群臣无声,皆是看着缓缓走向龙椅的慕容非,等待着她与皇帝的言语。
陈珏站在龙椅前,向慕容非伸出右手,似乎是想要扶着她与自己共坐龙椅之上。
但慕容非却止住了脚步,停在了大殿的正中央。
慕容非环顾四周,脸上不见一丝笑颜,冷得如同冬日的冰面,一双美丽的眼眸此刻全无神采,仿佛是熄灭了烛火的琉璃灯盏。
此刻的慕容非,如同一朵冰做的莲花,美得让人窒息,却行将破碎。
陈珏张了张嘴,似想呼唤他心中的皇后。
但慕容非已经先行开口,她道:“今日来此太凌殿,是邀陛下及诸位大人共聆一曲琴音。”
天下琴一的一曲琴音,是多少文人志士毕生难求之乐,何况如今这般模样的慕容非根本无法让人心生拒绝之意。
于是,陈珏轻轻点头,文武百官屏息凝神,静待琴一妙曲,唯有慕容怀柳神情木讷,站在殿内如同一尊雕塑。
都言知子莫若父,但隔了一辈的慕容怀柳好像已经明白了慕容非要做什么,作为玉轸臣子的他想过阻止,可作为慕容非的爷爷他又不忍阻止,两种情绪在他的内心纠葛不休,最后皆化作一股苦涩袭上他的心头,湿润他的双眼。
随着慕容非盘膝坐在大殿中,琴音渐起青玉上,整个太凌殿都沉醉在奇妙的音律之中。
慕容怀柳长叹了一口气,她终于还是走到了这座大殿之中。
这位玉轸的老臣,这位拿下魁首名头定然属于夏迎东的天下书绝之名的风云人物,此刻只能如同一个寻常长辈一般婆娑着双眼看着自己的孙女。
她是天下琴一,君子四艺,她与那位夏院长齐名。可自己在这十八年间也仅仅是在那次君子会上听她弹了一曲琴音,今日是第二次。
在这琴音之中,慕容怀柳回想起前些天对第二春秋等人的讲述。
当年的故事,有世人皆知的,如柳大将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却最终落得个家破人亡。
也有仅有当年亲历过的少数人知晓的,如柳大将军再度领兵,却被玉轸陈氏皇族釜底抽薪,最终身死沙场,只留下一甲一矛,仍旧在腾骥关前,独守玉轸门。
还有一些事,在如今这世上,兴许只有寥寥几人知晓,也就是在前些时日世上才多了三个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