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甜一葡萄 作品

第四百五十七章 河面突围

 既然殷怀策打定主意要做木筏拉着她和骆思宜过河,栾红叶就开始想怎么才能让这次突围更快更安全。  殷怀策捡回来木棍后,栾红叶和骆思宜想办法把木棍捆成木筏。 

 首先木头上面一点点凸起的分支都要削掉,让木棍更光滑。 

 其次用木头钉把木筏钉在一起先固定一下,然后再用麻绳紧紧捆住,以免中途木筏散掉,那时候才真是哭笑不得了! 

 至于捆木筏的绳子,殷怀策“自有办法”弄来。 

 怎么弄的,栾红叶也不问了,总归,不是光明正在买来的就是。 

 但关键时刻,她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最后,木筏差不多一尺半宽,三尺长,栾红叶与骆思宜刚刚好能坐在上面。 

 “这样还不行,要在木筏周围再加固一个扶手,这样我们趴在木筏上,抓着扶手,才不会东倒西歪,重心乱移,你拉着肯定能更轻松一点。” 

 虽然殷怀策不懂栾红叶说的“重心”是什么,但他能理解她的意思。 

 就像是抱起二百斤的麻袋,很轻易就能抱起来,但若是换成一个二百斤活蹦乱掉的人,他手脚乱踢腾的时候,就不能像抱麻袋那样轻松了。 

 殷怀策二话不说又开始削木棍,很快在木筏上面又钉上了好几根“扶手”和“脚蹬”。 

 栾红叶与骆思宜先试验了试验,趴在木筏上,双手紧紧抓住扶手,双脚也能踩到脚蹬,保证自己的身体能够稳固。 

 最后,则是减少木筏与冰面的摩擦力,这样拉木筏所用的力气才会更小。 

 而与冰面摩擦力最小的是什么呢? 

 自然还是冰! 

 栾红叶让殷怀策在土地上挖了一个坑,把他们随身带着的毡子铺在坑里,往坑里倒满冰与雪,想办法把这些冰雪融化,然后把木筏的底部放在上面。 

 等这些水再凝固的时候,木筏底部就多了一层薄薄的冰。 

 殷怀策看着加了“冰底”的木筏,立即明白了栾红叶的用意,冲她咧嘴一笑。 

 …… 

 一整天,三人忙碌个不停,当太阳落山的那一刻,三人互相对视一眼,然后小心翼翼的下山。 

 三人先躲在一个土坡后面,默默等着天色彻底暗下来。 

 此时河边的士兵开始交接,但经过一天的搜寻与站岗,大家都累了,虽然还守在那,但其实有些人早已经跑神。 

 阿史德庆山也是要休息的,他不在这里,这里的人难免就放松一些。 

 殷怀策正是抓住了士兵们这点心态,等到黑夜来临,又一队士兵巡逻走过后,殷怀策悄悄地给两人示意,三人慢慢接近河边。 

 今夜天公作美,天空似是盖着厚厚的云,月亮看不见,星星也不亮,到处都是黑的。 

 河两边虽然点着火把,但是火把能照亮的范围也有限。 

 而且,人站在火把周围,只会觉得周围更黑,更看不清。 

 栾红叶记得她不知道在哪里看到过一个记载,说古代的人很多都患有“夜盲症”,所谓夜盲症,就是食物中缺少一种维生素导致夜晚看不清事物。 

 因为生活条件差,古代人连基本的粮食都吃不饱,哪里还有条件补充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