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第2页)

 一地出身先行后继,见你风光日盛、怀州众士有依,我心甚喜。 

 你且驱车慢行,后续之路我就不同行了,免得你下属亲眷以为是怀州军在统御京营出战。” 

 说话间怀州都督翻身下车,呼唤其孙背手离队,出城门洞融入人流。 

 周元见此欲抬手呼唤,后又将手掌放下正襟危坐,过城门洞去见众将士亲眷。  他终究不是那个显贵少年了,此刻有将士追随、辅治国政,如何再有长官前辈时时提携,该他展现威权抚照下属了。 

 或许等怀州都督致仕后,怀州人士短期内不会再获得过高职位,那时他便是怀州人士少有的依附人选。 

 一如怀州都督所言,他的仪仗队一出城门洞,便见广阳街旁的店铺二三楼窗台大开,有男女老少挥手呼唤。 

 “将军,前线战事可否顺利,京营儿郎损伤不多吧。” 

 “请将军开恩让士卒传递家书,我等不计生死,只求有个答复。” 

 “营中兵甲粮草充足与否,若是有缺可张贴告示,我愿捐献一些财货。” 

 ······ 

 数千百姓探首唤、各色手掌招喜讯,懵懂幼童见欢闹、街上行人止言语。 

 这些士卒亲眷周元虽然大都不认得,却也见到几个熟悉身影。 

 其中有靖安校尉姜任的妻妾,还有其子姜桢、其女雀儿。 

 又有不少榜魁之宴时的面孔聚于一处,想来是杜翊、尹猛那些勋贵子弟的亲眷。 

 见此,他从仪仗卫手中接过符节,立于战车之上挥动,命仪仗军士齐呼。 

 “出征顺利、将士有功,一应家书、皆在途中。” 

 直到他的仪仗队离开广阳街,过街穿坊遥遥远去,那些将士家眷才逐一散去。 

 靖安校尉姜任那尚且年幼,又初返京城的女儿未见到父亲身影,颇为不解的询问自家娘亲。 

 “阿娘,父亲为何不与周将军一同回家。” 

 “你父亲军务繁忙,过些时日才会随军返乡。” 

 “哦,是这样啊,我还想回靖安郡过水月节,也不知我那些玩伴有没有想我。” 

 温和妇人摸了摸小雀儿的脑袋,这种问题她不知该如何作答。 

 姜任的正妻闻声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开口说了一句。 

 “小雀儿,往日再好也会过去,你与桢儿待会随阿爷前去竹乡伯府拜见,如此才会常有往日欢乐。” 

 “夫人说的对,雀儿也会长大的。” 

 小雀儿不知自己阿娘与大娘是何意,却也明白今日要拜访客人,遂生拘谨之心满脑袋如何躲避,不再想靖安郡之事。 

 姜任家眷能想到的事,其他将士家眷自然也能想到。 

 为此周元回府不过片刻,就有客人不断拜访。 

 其中勋贵家眷与怀州人士最多,皆携带财物作为拜礼,周元不好一一接待,命府中管家收下礼物登记成册。 

 并转告来客,今日需入宫参宴无法招待,明日可来府中聚宴。 

 有府中侍者见礼品众多,不知是福是祸,偷偷询问管家是否该提醒家主退回部分。 

 不想管家毫无忧虑,反而欣喜。 

 “莫要胡思乱想,少府丞纳礼是为了让将士亲眷安心,一粒米不少、一车金不贵。 

 些许凡礼皆是托付,生则同欢、亡则抚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