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悲歌 作品

第210章 舞厅里的熟人

 第210章 舞厅里的熟人

 姜雄是个文化人,很适合做图书产业。搜索本文首发: 看书娃 

 周浩然也选择了他作为中博书局的总经理。

 李长兴就不太行了。

 这人个性豪爽,江湖气很重。

 最重要的是,他当年孤身一人下海,弄来了这么大一块地皮,建起了这么大的厂房,贷到了那么多款,还从境外运过来了很多老旧的印刷设备……

 这必然得有着很强的跟官方打交道的能力才行。

 有这水平,还搞什么印刷啊?

 直接搞房地产好不好?

 不过,上来就做地产,成本太大了,一般人根本玩不起。

 这年头,国内的贷款利率出奇的高。

 官方的银行标准贷款利率,都能达到15%,这还不是一般人能享受到的,都要想方设法给几个点的回扣才行。

 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综合下来的贷款利率能达到20%!

 如果是民间借贷周转,那就更高了。

 一个月就得20%。

 想靠着贷款拿地杀进房地产市场,这个门槛太高了,风险也太大。

 如果是周浩然亲自上阵,还有一定的把握。

 交给李长兴去搞,有点不稳妥。

 还是得走点捷径。

 要根据时代特点,找出一条能够以极低的代价进入地产市场的机会。

 要围绕着印刷厂的业务展开。

 这样的一种长线规划,盛温婉可看不明白。

 想一想,她也就放弃了。

 按照他的要求、他的部署,把事情做好了就行了。

 她连为什么他迟迟的不肯给这段关系一个正式的说法,搞什么“试用期”、“磨合期”、“调教期”的原因都不明白呢。

 中午,两人简单吃了个便饭。

 然后去购物。

 用公司的报销额度买了两部手机,花了三万八。

 他现在业务开始繁忙起来,必须得有一部手机来保持沟通。

 给婉姨也买一部,哄哄她!

 果然,有了手机后的盛温婉就很开心,腻着声挑逗道:“要不要回宾馆,姨给你给调教调教?”

 “你下午不上班了?”周浩然可不能耽误正事,“你现在刚接手工作,赶紧熟悉起来。尤其按我说的,把印刷厂那边的成本重新核算一遍。多计算几个版本,8小时工作制、16小时工作制和24小时工作制,都算清楚。”

 最好的工厂,都一定是24小时工作制。

 三班倒,机器不能停。

 长兴出版社这边就太差了,订单太少,单班的工作都不饱和呢。

 “嗯。”盛温婉轻轻颔首,抛了个媚眼,“那就晚上吧。”

 周浩然道:“晚上也不来了,我还有事。”

 盛温婉就很委屈,这新鲜期过的也太快了吧,“怎么了嘛,我哪做的不好了?”

 “啊?跟你没关系。”周浩然就有些好笑,“我也想跟你在一起啊,你那身子谁不喜欢?我也想过来享受呢,晚上真有事,有应酬。《民生调查》播出了一期关于民营经济的节目,很成功,跟我有关。”

 “那你应酬完了,过来呗。”

 盛温婉这几天一个人住在宾馆里。

 宾馆条件虽好,可毕竟不如家里踏实,身边想有人陪伴。

 “喝完酒都不知道几点了。”周浩然还得去接青梅下班呢,“明天周五了,周末我过来找你呗。”

 盛温婉轻咬嘴唇,很幽怨,“周末去松江,我要把一些东西拿过来。”

 “行,我跟你一起过去。”

 周浩然答应了她。

 晚上真有事。

 应酬很重要。

 昨晚,《民生调查》播出了严宏记者制作的关于民营经济的《新时代新征程里民营经济的新发展》专题节目的第一期。

 收视率创造了过去三个月的最低记录。

 市场层面很不受欢迎。

 可是非市场层面的效果很好!

 市里的领导上午专门让秘书打来了电话,说领导昨晚看了节目,觉得很好。《民生调查》要反映民意,更要起到引领舆论、政策宣讲的积极作用。

 鼓舞民营经济的发展,既是民情,也是政策,很好!

 应该多做这样的节目!

 领导的嘉奖层层落实。

 最后台里决定,参与这期节目的小团队四人,每人获得200元的奖金!尤其对项目发起人严宏记者提出了表扬,希望他再接再厉,把后续节目做好。

 严宏没忘了他的恩人。

 宴请周浩然。

 这种应酬,周浩然必须得参加,他还有更长远的目的呢。

 “老严,下一期节目,选哪了?”

 “没确定呢。”

 “尽快啊!”

 周浩然的写信模式,已经基本走通了。红楼茶馆的老爷子已经传来了信息,说是他那边又陆陆续续收到了很多信,要他过去取呢。

 这就太好了!

 实践证明,写信这条路完全可以走。

 可目前他手里只有松江工业园区的那些档次比较低的客户。

 他需要更多优质客户!

 得和严宏记者合作,利用制作《新时代新征程里民营经济的新发展》专题的机会,把海港的一些最主要的民营企业的聚集区全给走一遍!

 就像上次一样,借着电视台的资源对接官方渠道,把客户资料都拿到手!

 等这个专题系列做好,海港主要的民企客户资料,就都在周浩然的手里了。

 搞不好有几万个!

 客户都在手,还不是任由他来开发?

 电视台啊,就是这个年代挖掘社会资源的圣塔!

 严宏就很得意,笑哈哈的说:“现在各地都在申请呢,很多处长、主任、区长什么的都专门联系了台里,希望参与我这个系列节目的专题报道。我这是给他们提政绩呢!”

 “恭喜!恭喜啊!”

 周浩然也跟他笑哈哈起来。

 “老弟,这事怎么办,听你的!”

 严宏知道谁是他的贵人,是谁给了他这么好的一次机会。

 周浩然分析着说:“这事也不能咱们就做主了,看看领导的意思。先别急,这个周末先发酵几天,看看台里领导想怎么安排。要是台领导没有指示,咱们周一的时候再研究一下,为二期节目选一个好地方。”

 严宏觉得这小子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很是佩服,“老弟,我敬你一杯!”

 “干了!”

 周浩然没拒绝,高高兴兴的跟他碰了一杯。

 严宏叹了口气,“节目是挺好,就是收视率太低,老百姓不喜欢啊。”

 “老百姓算个屁!”

 周浩然喝了点酒,就有些上头,正常情况不可能说出这种话。

 严宏不禁失笑,“吃菜!吃菜!”

 周浩然正色道:“严哥,咱们单位,跟外面的那些企业不一样。想在电视台里混的好,最重要的可不是你创造了多少收视率、做出了多少成绩。”

 “嗯?”

 严宏眉梢一挑。

 周浩然道:“你想往上爬,最重要的是你要站稳立场。”

 严宏心头就“咯噔”一下。

 周浩然想在电视台混的好。

 必须得有帮手,层次太高的目前还够不到。

 严宏就还不错。

 虽然他是调查记者,但跟其他的那些愤世嫉俗、为民请愿的调查记者不太相同,他比较务实,在事业上有企图心。

 周浩然道:“《民生调查》是我们频道,乃至红星台的王牌节目。可是,那些创造了收视率神话的调查记者,有机会获得提拔吗?他们报道的那些社会焦点事件,站在了老百姓的一边,就注定了他们这辈子都不可能有出头之日。”

 “老弟……”

 严宏面色发白,背脊发凉。

 周浩然淡淡地说:“《民生调查》和《家长里短》可不一样,收视率好、观众喜欢,这是好事吗?这是贴在了那些调查记者脑门上的催命符。说句难听的,很多人能活着,都是一种幸运。”

 “不至于!不至于!”

 严宏冷汗都下来了,觉得这个老弟太犀利了,像刀子捅人啊!

 “当然,我对他们充满了敬佩,在社会责任感,在事业、前途甚至生命的面前,他们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站在普通人的一边,来为他们发声。”周浩然说的都是大实话,“只可惜,对于他们的未来,我会充满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