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悲歌 作品

第184章 周记者上线

 第184章 周记者上线

 乔诺是主动选择来销售部工作的。

 她很有上进心。

 觉得自己有些胆小、软弱、内向,想要克服和改变,这才来了销售部锻炼。她来当销售,不是为了每天留在办公室里写文件,而是为了跑客户。

 这次有机会跑过来跟周老师拜访客户了,就很兴奋、很期待。

 却有些事与愿违。

 “咱们不是去拜访客户,咱们是去拿客户资料,然后给他们写信。”

 中午吃饭的时候,周浩然就给她浇了一盆冷水。

 乔诺很不理解,质问道:“不去拜访客户,怎么拿到客户资料?”

 周浩然笑道:“这就要想办法了。”

 “我想不出来。”

 乔诺有些泄气。

 周浩然道:“咱们是电视台啊,这么好的资源不利用起来,销售业务很艰难真是一点不奇怪。”

 “哦。”

 乔诺有些闷闷不乐。

 周浩然看到了白盼漾也跟着同事来食堂吃饭,就跟她招手,“漾姐!”

 白盼漾瞟他一眼,没搭理他。

 估计是最近的接触中,周浩然动手动脚有些过分,尤其有一次都把手伸进她内衣里了,这让她很恼火。

 这引来了乔诺的戏谑眼神。

 原来周老师不是万能的。

 周浩然咳了咳嗓子,正色道:“拜访客户很辛苦,大部分时候都是吃力不讨好。”

 乔诺还没经受过毒打,就很有斗志,“周老师,我不怕呢!”

 周浩然道:“有一次,我拜访一个客户,连续去了很多次,都没见到他们厂长。想签下那单,就必须见到他们厂长;可是想见到厂长,就必须跟他认识;想跟他认识,又必须见到厂长。这就陷入了死循环。”

 乔诺眨眨眼,听明白了他的意思,“所以你给他写了一封信。”

 周浩然笑道:“对,后来有一次我来了灵感,找到了破解这种死循环的方式,那就是写信。通过信件的渠道,不用去拜访他、不用跟他面对面,也能形成很有效的沟通。后来就把那单给签下来了。”

 乔诺轻轻颔首,“可是想要写信,就需要先知道客户的地址、邮编和联系人。”

 “有办法!”

 周浩然早就计划好了。

 之前拜访客户的时候,就掌握了相关信息。

 海港现在经济大发展,搞了很多工业园区。在一些新发展的工业园区或者经济开发区里,一小片地方,可能就密集驻扎着数百家乃至数千家民营企业。

 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让政府服务更集中,也可以便于统一管理。

 这种地理上的集中,自然也就形成了信息的集中。

 下午,周浩然找到了此前认识的《民生调查》栏目的记者严宏,还有摄像大哥邓顺。

 一起出发。

 去松江工业园区。

 乔诺就很好奇。

 不知道周老师有什么锦囊妙计。

 到了园区后,严记者就张罗起来,指引着摄像在园区里到处拍。

 周浩然和乔诺跟在身边。

 穿着比较正式。

 在园区里指指点点。

 果然,没一会儿就有反应了。

 几个穿着白衬衫、黑裤子的园区管委会的同志,火急火燎的跑了过来,询问这是怎么回事。来查他们的身份,打听他们过来拍摄的目的。

 周浩然笑笑,“同志你好,我叫周浩然,我们是电视台的。”

 严记者的话筒上,还有着很醒目的栏目标志。

 对方看到了《民生调查》的标志,神色一下就郑重起来。

 这可了不得!

 现在全国最火的调查类节目,是皇冠台的《焦点访谈》。可是在海港地区,收视率最高的调查类节目不是《焦点访谈》,而是《民生调查》。

 海港人骨子里都很骄傲。

 他们不关心全国其他地方怎么样,他们只关心本地的情况,《民生调查》的社会调查针对的都是海港本地。

 这算是当前红星台最热门的一档节目。

 也是展玉山在生活频道当总监的最大政绩。

 “周记者,你好你好!”

 对方那个圆脸哥一下就热情起来,笑呵呵的跟他握手。

 周浩然笑笑,“怎么称呼?”

 圆脸哥自称名叫姜奇正,是一个小股长,负责园区的接待工作。

 “周记者,你们来采访,得跟我们报备啊,否则我们不好管理。”

 姜股长说话很客气。

 周浩然恍然大悟,“这样啊,我们栏目组之前走到哪,都是不打招呼随便拍的,就是希望能拍到最真实的画面。”

 姜股长也是《民生调查》的忠实观众,自然知道他们的做派。

 只不过这种事情落在自己头上,还是很为难。

 “周记者,如果不报备,这会让我们的工作很为难。”

 姜股长的语气多了些请求。 现在国内流行社会调查类的节目,这就导致调查记者的身份水涨船高,别说是他一个小股长了,就算是更高级的领导,都不敢得罪这样一个能对舆论形成重大影响的群体。

 周浩然笑道:“那就报备吧,我们这次过来,不是说收到了群众举报,而是想紧随时代脉搏,来做一期宣传本地民营经济欣欣向荣的主旋律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