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1章

京城纪委大楼的日光灯管发出轻微的嗡鸣,周志高捏着份沈市寄来的举报信,信纸边缘被反复折过,留下道深深的折痕。举报人的签名“龙超”两个字力透纸背,最后一笔像把锋利的刀,划破了公文纸的寂静。

老郑端着刚泡好的浓茶进来,杯壁上的水珠滴在文件柜上,晕开片深色的痕迹。

“这龙超是个硬骨头。”老郑指着举报信附件里的履历,“前沈市发改委处长,因为不肯给张赤翔的亲戚批项目,被发配去守水库三年。”

“据说他在水库边搭了间铁皮屋,白天巡堤晚上写举报信,光快递费就花了两千多。”

周志高翻开沈市的舆情报告,#张赤翔汉奸#的话题在热搜上爆了三天,相关讨论量突破五亿。

最新的视频里,沈市民众举着“勿忘国耻”的横幅跪在市政府门口,防暴警察的盾牌反射着刺眼的阳光,有个穿校服的女生举着爷爷的军功章哭喊:“我爷爷打鬼子断了一条腿,身上现在还有弹片,你凭什么说鬼子有功!”

“张赤翔的讲话稿找到了吗?”周志高的指尖在“鬼子入侵促进大一统”几个字上反复摩挲,纸页上的墨迹仿佛渗着血。

老郑点开段录音,张赤翔在市委扩大会议上的声音带着倨傲:“某些人就是狭隘民族主义!当年要是没有那场战争,龙国还在军阀混战!”

“死几个愚民算什么?历史前进总要有人垫背!”

录音里突然响起掌声,稀疏却刺耳,像生锈的钉子划过铁板。

技术科的小王抱着笔记本冲进来,屏幕上是张赤翔的社交账号截图。

去年某月某日,他在海外平台发了条动态:“参拜公共厕所,致敬先辈”,配图里的他穿着倭服,对着灵位鞠躬的角度刚好九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