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间奏·赵淑贞

 疗养院事件结束后,赵淑贞得到了两种补偿。*0!0-小!说~网` ?最_新.章^节\更?新/快_ 

 上面对于她在疗养院的调令持怀疑态度,因为调令有异常,赵淑贞并未面临被批斗的场面,也没有“犯错误”。 

 在附近的警察局做完笔录,女警告知赵淑贞要对这件事进行保密。那个年代的保密事项很多,赵淑贞接触的不多,但国家高于一切。既然不让说,这件事她会烂在肚子里。 

 事后,赵淑贞仍旧选择出国深造。 

 医学这门课程太深奥了,需要不断学习。能够继续进步,当然要选择进步的机会。 

 在这之前,她回了一趟厦门。 

 倒不是对任教的学校有特殊感情,而是想找找当年卖东西的地摊,看看还有没有那张照片相关的东西。 

 照片本身没有任何文字记录,那只是一张证件照。照片上面的人穿着不知道隶属于哪一派的军装,看起来很年轻。 

 赵淑贞当时只是逛地摊,里面卖的嗯呢琳琅满目,有很多做旧的装饰品。这些货大多是工艺制品,也有一些不清楚来历的。 

 人类总有办法搞到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东西。 

 赵淑贞当时对一个做旧的笔记本很感兴趣,里面是别人做的剪贴手簿。风格混杂,有英文、日文、中文内容都有。有价值的东西不多,这张相片就夹杂在里面。 

 而且不止一张。 

 除了赵淑贞经常看的那张,还有几张同类型的相片。也是证件照,都穿军装。 

 大多照片都受潮了,看不清面貌,包括赵淑贞格外重视的这张。因为受潮,有半张脸看不太清。?新.完,本·神?站¢ ?首¢发· 

 那天赵淑贞并未看清张海桐的脸。疗养院当时采光没那么好,张海桐离得远,还戴着帽子。 

 当时她没反应过来张海桐叫那个名字。 

 事后想起来,再拿出照片一看,忽然福至心灵。 

 这张照片既然出现在厦门,赵淑贞便打算回去看看。结果自然一无所获。 

 这么多年过去,距离这套军装可能存在的时间己经太久。厦门早就变了许多模样,再也无处追寻。 

 赵淑贞没有忘记,疗养院相关内容都要保密。这意味着她不可能大张旗鼓寻求帮助。 

 如果导师马修说的那个张海桐和她见得这位张海桐是同一个人,这几年可以发掘的东西就太多了。 

 赵淑贞坐在旅馆房间里,将照片摆在床边的小圆桌上。 

 天光落在这一小块地方,将照片上年轻人的面容照的清晰了一些。她还记得当时张海桐的样子,看久了,两张脸的重合度很高。 

 几乎一模一样。 

 赵淑贞将照片放进自己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 

 她的档案并未跟随调令迁移。在青海的这段日子里,赵淑贞的档案仍旧放在当时任教的学校。 

 等学校办好手续,她就会飞往英国。 

 她要跟马修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 

 然而等赵淑贞到英国时,得到的却是导师的死讯。 

 马修的妻子说,在赵淑贞回国半年后,马修就寿终正寝了。他是在睡梦中离去的,毫无痛苦。 

 放在中国来讲,这是喜丧。?萝′?拉$小,说d ¢a追|?最??o新|{1章£¥节?tu 

 他的家人没有特别悲伤。人到老了,能这样离开人世,实在是上天眷顾。 

 马修的妻子说:“这是他让我交给你的东西。那几天他总是在书房走来走去,我给他送茶的时候能感觉到房间里焦躁的气氛。” 

 “没多久,他就把这个箱子拿出来。告诉我如果赵还回来英国,就把这个交给你。” 

 说完,马修的妻子带着赵淑贞去往书房,从书桌最下面的柜子里拿出一个妆奁大小的盒子。盒子上挂着一把密码锁。 

 上面雕刻着龙头花纹,两侧各有一个小型转轮。转轮上刻有汉字,代表天干地支。这种在中国叫做字码锁,算是古代版密码锁。只有将两侧转轮转到正确的汉字组合,才能打开锁头,拿取盒子里的东西。 

 这种字码锁流行于清晚期到民国,一般被大户人家用来锁珠宝首饰等珍贵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