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茶 作品

第269章 千古第一骈文:滕王阁序

“好啊!”

宁浩整了整身上的长衫,从席位中缓步走出。

动作不疾不徐,却莫名牵动了阁内所有人的心神。

无数道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有质疑,有好奇,有嫉妒,也有如陈景和、王朗那般带着紧张与期待的眼神。

高台之上,李纯罡等几位顺天书院大儒,呼吸都下意识地放轻了几分,双手揉搓,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以滕王阁为题,当场创作诗词文章本就极难,更何况前有探花贯州、状元贯府的珠玉在前……宁浩想要脱颖而出实在太难太难。

但宁浩却好像表现的很轻松的样子,实在令人期待。

有与顺天书院交好的老学士,忍不住低声劝道:“宁小友,量力而行,不必逞强,你跟殿下道个歉,你冒充前辈的事……就算翻篇了!”

六皇子胤恕死死盯着宁浩,拳头在袖中紧握。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一看到宁浩那张脸,他就忍不住嫉妒。

尤其是父皇和曹公对他的关照态度,更让他血气翻涌。

此人……简直就是眼中钉的化身。

他现在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只要宁浩作不出来,那就是欺世盗名之辈!

他定要治他个冒充大儒之罪!

此刻,宁浩漫步至早已备好的巨大书案前,身形挺拔如松。

他微微侧首,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开口:“子立,笔墨伺候。”

“来了,爷!”

早就按捺不住的韩子立一个激灵,如同打了鸡血般,手脚麻利地铺开一张顶级宣纸,双手奉上一支饱蘸浓墨的狼毫笔,神色激动。

宁浩接过笔,目光扫过洁白的纸面,略作沉吟,而后手腕悬空,缓缓落下。

笔尖触及宣纸的刹那……

嗡!

一股无形的波动以书案为中心荡开,阁楼内汇聚的浓郁才气仿佛被无形的大手搅动,骤然沸腾起来!

仅仅是起笔的前奏,就已经引动了天地才气的异动……

李纯罡暗暗点头,不愧是文道留名的天骄……一出手就才气共鸣了。

好!

阁内众人,也无不心神一凛,连那些原本抱有轻视之心的官员和国子监以及圣院学士,也下意识地坐直了身体。

六皇子胤恕瞳孔骤缩,心中那股不安感骤然放大。

宁浩手腕运转,笔走龙蛇,四个苍劲有力、蕴含着一股难以言喻道韵的大字跃然纸上……

滕王阁序!

四字刚成,纸张上的墨迹仿佛活了过来。

隐隐有青光流转,周遭的才气沸腾得更加剧烈,好似预料到了什么,甚至发出了低沉的呼啸之声!

一股风雨欲来之势!

宁浩深吸一口气,不再迟疑,一边笔走龙蛇,一边朗声吟诵,声音清越,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与旷达: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席间隐隐响起几声几不可闻的嗤笑,果然……江郎才尽了么?还是故弄玄虚?

开篇几句,点明了滕王阁的地理位置,虽是工整,但内容却似老生常谈,并无太多新意。

六皇子紧绷的心弦稍稍一松,嘴角甚至勾起一丝嘲讽的弧度。

然而,宁浩的语速陡然加快,笔下如行云流水,文章意境骤然拔高: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那嗤笑声戛然而止。

不少学士眉头微蹙,开始认真品味。

这显然是用上典故了,而且格外精妙,气势磅礴,不容小觑啊!

天地才气再起惊雷,一股书香之气弥漫开来,阁内众人仿佛置身在才气海洋之中……

六皇子脸上的嘲讽瞬间凝固,心底那丝不安再次涌上,而且愈发强烈!

宁浩目光扫过阁内众人,文章内容顺势而下:

“洪州都督之雅望,棨戟遥临;刺史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大儒李公之词圣……”

他将今日与会的一些显赫人物,如洪州都督,新州刺史,甚至隐隐点出大儒李纯罡之名,称他为词宗……巧妙地融入了文章之中!

被点到名字或是对上号的人,先是一愣,随即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荣幸与激动,仿佛自己的名字能与如此华章一同流传千古!

他们敢用脑袋发誓,这文章不能流传千古,愿意摘下来当球体。

瞧瞧这阁内的天地才气,可以确定的是……必将引起文道共鸣!

此刻,那种代入感,那种被绝世文章认可的爽感,让他们浑身毛孔都舒张开来!

李纯罡更是愣了愣神……而后心中感动莫名,不枉他这么照顾他啊!

没错!

他就是差一步成为词圣!

这文章一旦流传千古……那他不是词圣也是词圣了。

好!

这文章写的真好啊!

而随着宁浩的书写与念诵,天地间的才气已经不是沸腾,而是彻底狂暴了!

轰隆隆!

阁外天空,风起云涌,无尽的才气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化作肉眼可见的青色洪流,盘旋于滕王阁上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文道天音自九天之上响起,初时如涓涓细流,顷刻间便化为黄钟大吕,震人心魄!

洪都县各处书院的文钟无人敲击而自鸣,钟声浩荡,连绵不绝!

更遥远的地方,京城圣院文庙之内,供奉的历代先圣与大儒牌位,竟齐齐发出微光,轻轻震颤,似在回应!

就连皇宫立的太庙……也再次发颤。

“这……这是……”

一位上了年纪,被六皇子拉来助威的老大儒,此刻猛地站起身,胡须颤抖,指着窗外翻滚的才气云海,话都说不利索了。

异象!

远超贯府鸣州的惊天异象正在发生……

宁浩心无旁骛,他已完全沉浸在这篇千古第一骈文的意境之中。

笔锋一转,目光投向阁外浩瀚的江景,声音陡然变得无比开阔与壮美: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此句一出,犹如石破天惊!

轰!

文道天音炸响,如同天地在为这句绝唱喝彩!

阁外天际,绚烂的晚霞与一只孤傲的野鸭虚影一同翱翔,清澈的秋水与湛蓝的天空在远方完美相接,演化出这句诗文的至高意境!

美得令人窒息!

妙得撼动心神!

“绝了!此句当为千古绝唱!”

李纯罡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得老脸通红,差点直接从座位上跳起来。

满座皆惊,无数人张大了嘴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完全被这超越想象的美景与才情所震撼!

宁浩笔锋不停,文思如泉涌,佳句迭出: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一句句富含哲理、激励人心的名句如同重磅炸弹,接连不断地砸在众人心湖,激起滔天巨浪!

滕王阁内,早已是哗然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此起彼伏。

空气中的才气浓郁得几乎化不开,让人吸一口都觉得神清气爽,文思泉涌!

震撼!

无与伦比的震撼触动人心!

最后,宁浩掷笔于案,以一首七律收尾,声音带着一丝历史的沧桑与感慨: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诗成!

文止!

声音落下的刹那,整个滕王阁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仿佛被施了定身术,呆立当场,沉浸在方才那篇旷古烁今的华章所带来的极致震撼与美感之中,无法自拔。

下一刻……

嗡!嗡!嗡!嗡!嗡!

文道天音如同疯了一般,连绵不绝地响彻天地,一声比一声高亢,一声比一声恢弘!

整整九响!

洪州城上空,才气化作实质般的青色光柱,贯通天地!

紧接着,在所有人惊骇欲绝的目光中,一道略显虚幻、身着亲王蟒袍、面容儒雅温和的中年男子身影,缓缓凝聚于滕王阁外的江面之上。

“你们看……那……那是……”

“怎……怎么可能?”

“那……那是……那是滕王元婴!”

哗!

嗡!

滕王阁内一片哗然,众人连忙起身,看向阁外,被那由才气凝聚的滕王虚影所吸引。

这位早已故去多年的亲王英灵,此刻竟被此文牵引,显化于世!

有朝廷官员缅怀滕王,此刻更是忍不住落泪……

滕王元婴面向阁内的宁浩,面容上似是带着几分欣慰,而后竟缓缓地、郑重地拱手,躬身一揖!

哗!

阁中众人只觉得头皮发麻,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噗通!

六皇子胤恕脸色煞白如纸,双腿一软,再也支撑不住,直挺挺地跪伏在地,浑身抖如筛糠,冷汗瞬间浸透了后背。

他不是不想坚持,而是那股浩荡的天地之威,文道正气,以及滕王元婴显化带来的血脉与灵魂层面的压制,让他根本无法抗拒!

有了他带头,阁内所有的学士、官员,乃至那几位朝中重臣和书院夫子,都如梦初醒般,带着发自内心的敬畏,齐刷刷地跪倒一片!

面对此文,面对此景,无人敢立而不跪!

李纯罡大儒激动得老泪纵横,他强行支撑着颤抖的身体,对着宁浩的方向,用尽全身力气嘶声高呼:

“旷古绝今!圣人之文!这是圣人之文啊!宁浩……文圣在世也不为过啊!!”

全场死寂!

唯有窗外江水奔流之声,以及天地间那连绵不绝文道余音,还在轰鸣作响!

宁浩独立于书案之前,青衫微动,神色平静地看着眼前跪倒一片的众人,包括那位面如死灰的六皇子。

这一刻,他无需再多言一字。

《滕王阁序》,自当镇压一切不服!

————

谢谢‘铜山的毛东珠’、‘飞飞机的大叔’等恩公的打赏~(づ ̄3 ̄)づ╭?~

求催更和打赏还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