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章

 …  萧枫凝视着陈怀安,一层层久远的记忆在脑海中翻涌。 

 犹记得小时候,每次有好吃的哥哥都会率先让给他,每次过年村里举办宴席,哥哥帮人做了杂活就能分一份猪肉面条。拿回来猪肉和面条都给他吃,哥哥就喝汤就着一点面棒子。 

 每次问,哥哥就一句话,‘我就喜欢喝汤,这肉太肥了,吃多了腻’。 

 小时候不懂事,他以为那些肥肉真的很腻,哥哥不愿意吃。 

 直到长大了点儿才知道,就算是肥肉,也是村里人平时想都不敢想的奢侈。 

 那年大旱,村里颗粒无收。 

 十岁的他饿得整夜睡不着,肚子像被人拧成一团。 

 哥哥摸黑出门,天亮时回来,手上全是血泡,却带回两个红薯。 

 他狼吞虎咽地吃着,问哥哥怎么不吃。哥哥笑道:“我在山上已经吃过了。”后来才知道,哥哥是去镇上富户家帮工,一整夜劈柴挑水,换来的两个红薯,一口都没舍得尝。 

 冬日里,北风刺骨。他的布鞋破了洞,冻得脚趾通红。 

 一天割猪草回家,哥哥和父亲神秘地拿出一双厚实的棉鞋,说是村长送的。 

 他穿上后,整个冬天都暖融融的。直到春天,他才从村里孩子口中得知,哥哥和父亲把他们唯一像样的棉袄换给了鞋匠。那个冬天,哥哥和父亲穿着单薄的衣衫,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十二岁那年,他生了一场大病,高烧不退。 

 哥哥背着他走了三十里山路去镇上找大夫。 

 山路崎岖,哥哥的脚被石头划得血肉模糊,却一声不吭。 

 回程时下起了大雨,哥哥脱下仅有的一件蓑衣裹住他,自己淋得像落汤鸡。 

 那晚,哥哥发起高烧,却把仅有的一副药全给了他吃。 

 荒年,父亲饿死,母亲为了这个家的存续,不得已卖掉哥哥和姐姐,从地主那里换来一点儿口粮。 

 就是这点口粮让他渡过了饥荒,之后就再也没有哥哥和姐姐的消息。 

 他时常质问母亲为什么要把哥哥卖掉,难道哥哥就不是亲骨肉吗? 

 而母亲却只是坐在烛光里,拿着针线缝着那件打满补丁的衣服默默垂泪。 

 直到母亲去世的时候,她将哥哥小时候玩的拨浪鼓死死攥在手里,怎么扯也扯不开。 

 弥留之际喊着哥哥和姐姐的名字,忏悔着,痛哭着,死不瞑目。 

 这个时候萧枫才知道,母亲是爱哥哥和姐姐的,只是她没有选择。 

 自此,他举目无亲,常常自责。 

 萧枫觉得是因为他的出生才导致哥哥姐姐的不幸。 

 如果没有他,或许荒年就不需要牺牲哥哥和姐姐。 

 哥哥从小健壮,踏实能干,他完全可以有更好的未来。 

 而不是在荒年中被人买走,也不知最终是成了食物还是满地饿殍中的一员。 

 后来,他干过苦工,做过镖师,跟着一名道人学了武功加入锦衣卫,一步步沉浸武学,实力越来越强,甚至还做过大内总管,祸乱朝纲,以太监之名行皇帝之事。 

 权力和金钱,终究会被临近的寿元所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