箐偌茵陈 作品

第25章 女配觉醒文(二十五)

却说钱宓梦中得兆,之后是一个字也没吐出来,只准备自己先把权势握住,之后再考虑后宫的男人,至于未来的皇子皇女到底是后宫哪个美男的种,就不必考虑了。 上一世吃到苦头,这回被点拨后钱宓宛若龙场悟道,梦境虽然没给她虞昭的经验(千古一帝和普通明君的差别),但是也有了打算,自然就免去了许多朝堂的争斗,但是她并不知道,即使免去了皇子皇女的外家困扰,也还有许多事情松懈不得。

 或者说,妃嫔的娘家,本来就会被有心人利用生乱。

 这件事暂且不提,钱宓也用守孝的理由,搪塞了诸多大臣,有那还在叫嚣的,干脆下旨把叫嚣得最凶的几个送去守皇陵,别有用心想为女儿谋个高位的,就把他的女儿嫁给死对头的儿子,如此一来一套动作,这些大臣就和上辈子一样闭上了嘴。

 这些日子以来,钱煦倒是轻松,他连宫门都没出,也不玩乐也不闹腾,更不会弹琴消遣,不摆弄胭脂水粉,因为是孝期,身上一身孝,安安静静,每日里是什么事都不管,守孝应付个样子,私底下就只是看话本子打发时间。

 明清时期本来就是通俗小说、演义传奇的兴盛时期,四大名着都诞生在这个时期,耳熟能详的还有封神演义这样的名作,因此这个类似的架空时代,其实也不缺各种话本小说,且不止是才子佳人的老套故事,有些神神鬼鬼的或是离奇荒诞的,看着很有意思。

 更甚至于还有写当今的小说,这就和前几年的时候钱宓游历四方有关了,有些书生就根据太子除山匪、斩贪官的事情,写了和现实有点搭边但失真的小说。

 还有茶馆里的热门小说,更有前几年钱煦悄悄想办法溜出去把自己的前作用当时的笔名买断之后,引起的一些连锁反应,想当初他也是在古代写过小说的,孟良那一次家里贫苦,从一开始还有点神异色彩的小说到后来完完全全的凡人流,文笔优美,通俗易懂,转载到这个世界后自然引领了一时的风潮,带动了悬疑小说和官场文的走红。

 因此,现在也有一些不错的断案小说,还有一些天马行空,与其说是悬疑文不如说是幻想文学的传奇故事。

 因此,守孝的时候虽然不能宴饮欢乐,但是光看看这些话本也尽够了。

 钱煦没有刻意去打探朝堂上的大事,他只知道钱宓已经把一处坤仪园附近的宅邸指给他,让人慢慢开始修建公主府,这些是按制的,因此也不当什么事情,更不会妨碍到军费粮草。

 自开战以来,又遇上国孝,京城里是不闻钟鼓乐声,那些邸报军报,钱煦是碰不到的,也不想碰,不过随着战事的紧张,倒是有一些东西被献到京城,没什么吃的,毕竟战士们就算有了什么牛羊,也都是就地拆分了犒劳三军,反倒是有一些很像番邦手艺的鎏金天使首饰盒、金链子编的宝石手袋、羊毛毡的精美地毯这样的罕物。

 钱宓后宫没有妃嫔的一大好处,就是这些缴获的好东西,有一些就分给了还算安分的太妃(比如曾经的贵妃如今的贵太妃),和唯一的长公主,也就是钱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