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宝钗之议
在黛玉名下的田庄和店铺里工作的人,对于即将到来的严冬虽然也有些忧虑,但因为他们的生活条件已经得到大大的改善,所以倒也无所畏惧。
反正手上有钱,无非就是赶在严冬到来之前,把自家的房屋修缮修缮,该补的补,该换的换,确保不会出现被大雪压塌房子的事情,也不会四面漏风,再多拿些银钱准备足够过冬的柴火、给家人多添置几件棉衣,也就罢了。
但在偌大的京城,这些下人的生活条件只是特例,绝大部分的平民百姓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即便炭价只是微微上调一丁点,也足以让他们叫苦连天,何况现在因为大雪纷飞,炭价涨得飞快,按照黛玉的估计,如果继续这样的势头,到了冬季,至少能涨到往年的两倍甚至三倍。
对于日子本就过得相当辛苦的老百姓来说,这绝对是生命中不可负担之重。
指望朝廷的救济也不太可能,林海现在就在户部主事,所以黛玉对于国库的现状了如指掌,前阵子好不容易才从那些欠债的达官贵人手中凑到了一笔银钱,其中的绝大部分都已经化作了军费,支撑着朝廷在九边对蛮夷的军事行动,还有一部分要作为压库银,应对不时之需。
因此,除非是再发生前两年那样的雪灾,落到许多人都无家可归的地步,否则朝廷是不会轻易拿钱出来赈灾的。
但如果事态真恶化到那样的地步,许多人的性命就难以挽回了。
黛玉和三春等人都是亲自参加过赈灾的,至今对那些灾民的惨状仍然还历历在目,虽然当时她们已经想方设法去帮助那些灾民,但冻饿而死的人仍然不在少数。
所以事后补救,完全比不上未雨绸缪。
三春等人谈及今年的冬天,一个个都显得忧心忡忡,然而她们也自知能力有限,连黛玉这个小富婆都不敢拍着胸脯保证自己能够帮到全天下的平民百姓,又何况每月只有几两零花银子的她们呢?
她们所能想到的办法,也只有建议黛玉借着跟皇家的关系,找机会向皇帝进言,以朝廷的名义发布公告、平抑炭价,好让更多的百姓能够顺利度过这个严冬。
然而黛玉却知道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商人都是趋利的,除非朝廷敢于下狠手整治,否则想让他们放弃送到嘴边的巨额利润,只凭一纸公告,压根就不可能。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商人们有的是办法囤积居奇、暗中牟利,朝廷真要逼急了他们,商人们索性联合起来不做这门生意,到时候受伤的还是老百姓。
朝廷也不至于因为这点小事就大动干戈、杀的人头滚滚,否则反而会使得局势更加动荡不安。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也是没用的,或许会说服部分良心尚存的商人,但绝大部分商人看不到真金白银,就不会理朝廷的那一套,真想让炭价降下来,除非朝廷愿意给予商人们一定的补贴。
然而,就国库里的那点存银,这条路也是万万走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