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追讨欠银

但在外敌面前,事情再难办也得办。

北边的蛮夷属于得寸进尺的主,从目前边境传回的消息来看,他们南下打草谷的行动还稍有几分收敛,明显带着试探的意味。

但如果大夏朝不立刻以牙还牙、予以坚决反击的话,这些蛮夷之人很快就会蹬鼻子上脸,越发猖狂的到大夏的国境之内烧杀抢掠。

所以太上皇和皇帝一致认为,这场仗非打不可。

要打仗,国库里却没有现成银子,而这些银子全都是被各级官员使用各种各样的借口,在这多年间挪用出去了。

对此,皇帝心里自然是深恶痛绝的。

在他看来,这都是太上皇给出去的恩典,名声和好处都被太上皇拿了,最后的烂摊子却要由他来收拾。

偏偏那些借用了国库银子的官员中,有不少至今还唯太上皇的马首是瞻,不把他这个真正的皇帝当成一回事。

皇帝早就想找机会敲山震虎一番,现在九边异动正好给了他充分的借口,为了攒够打这一仗的军费而收回国库出借的银两,就算太上皇知道了,也说不出个不是来。

因此在同林海长谈了一番之后,皇帝就不容置疑的把追讨国库欠款这个重要且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他。

林海本来就是户部侍郎,正适合主管此事。

虽然他头上还有个户部尚书,只不过对方年纪已经一大把,最近这一两年间就要致仕,很多事情都已经有心而无力。

皇帝把林海安排到户部任侍郎,也有让他积攒一些资历、经验和功绩,日后等户部尚书致仕之后,能够直接接对方班的意思。

当然,若想让其他官员心服口服,林海在这一两年间,必须做出令人瞩目的功绩才行。

追讨国库欠款,对于林海来说,既是一个天大的难题,同时也是一份机缘。

一旦失败,自然会引发相当严重的后果,到时候说不定丢官罢职都是轻的。

毕竟做这种事情,必然会引起满朝文武的反感和抵制,若皇帝能够一直成为林海坚实的后盾还好一些。

如果事情闹得大了,最后就连皇帝也护不住林海,说不准就会把他当成替罪羊,推出去平息众怒,到时候林家的下场就不得而知了。

但如果这件事做好了,顺利的筹措到了朝廷所需要的军费,这可就是林海在户部侍郎任上实打实的功绩,日后再想升迁户部尚书,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皇帝为了宽慰林海的心,自然当场表示自己会坚定的站在他的身后,全力支持他追缴国库欠银。

但林海也是在官场游刃有余多年的老人了,自然不会像愣头青那样,一听这话就毫无头脑的向前冲,而是先在心里快速分析了此事的利弊得失。

对于其中所隐藏的凶险,林海自然是心知肚明。

然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既然皇帝把这件事情交到了他的手上,林海也不能因为事情难办就推脱不做。

林海心里毕竟还是有着家国大义的,对于北方蛮夷的行径也深恶痛绝,因此为了能够帮助国家打好这场仗,追讨国库欠银的这个恶人,就由他来当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