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帝后的满意
最让皇后满意的,就是根据黛玉所给出的登记信息,绝大部分的大龄宫女都在这次活动中找到了满意的归宿。
比起那些分散在各处的皇后连听都没听说过的升斗小民,她在感情上自然更加偏向于这些曾经在宫里服务过的宫女。
说的不好听一点,就算是皇家养过几年的狗,出宫之后在身份地位和境遇上也应该比普通百姓要高上那么一等,如此方能彰显皇家的恩典。
现在用不着她多操心,又不用内务府花钱,只要采取了黛玉的建议,就能够让这些放出宫去的宫女下半辈子有所依靠,对皇家的恩典感恩戴德,这种顺水推舟的事情,皇后自然乐得去做。
黛玉也趁着皇后高兴,巧妙的向她建议,接下来可以试着把这种男女相看的新模式推广到大夏朝全境。
一方面可以提高相看成功的比例,减少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盲婚哑嫁而成为怨偶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全天下的百姓都能感受到皇家的恩典,与此同时,还能够给朝廷增加一定的收入。
皇后听了之后,果然有些心动。
按照黛玉的说法,她既然身为一国之母,也就相当于是黎民百姓的母亲,因此全天下人的终身大事,理所当然应该归皇后管理。
如今,这种通过游园等方式组织青年男女相看的模式,已经初步得到了验证,的确能够帮助不少人顺利的组建家庭,而且这些人都对举办这次活动的皇后感恩戴德。
对于皇后来说,这就是她所需要的名望。
皇后地位虽高,身份虽然尊贵,但身处后宫无法影响前朝政事,说到底也只不过是个高级点的摆设罢了。
但若是有得力的外家扶持,或者自身的名望足够高,皇后的手上才能够拥有更多的筹码,在保住自己地位的同时,也有机会暗中影响朝局。
特别是再过上几年,皇子们都长大成人之后,不可避免的就要面对夺嫡的局面。
到时候皇后若是想要扶持自己亲生的二皇子,就必须提前在暗中经营自己的势力。
若是能得到天下臣民归心,众口公认的一个贤后的称号,就能够为她和二皇子增加相当多的筹码。
其他的朝堂大事皇后插不上手,但现在黛玉所提议的青年男女的婚姻之事,却正好属于她的管辖范围之内。
因此,若是操作得当的话,或许这就可以作为皇后的一大政绩,让大夏朝的子民们都对她心悦诚服、感恩戴德。
之前皇后犹疑不定,主要就是担心这种新模式有些离经叛道,会招来那些封建卫道士的反对。
不过看了黛玉拿出来的名册之后,皇后骤然发现,那些在朝堂上一本正经、恪守礼法的老夫子们,在解决自家所遇到的问题的时候,还是相当现实的。
参加这次游园会的人里,不乏那些天天把仁义礼智信、男女授受不亲等圣人之言挂在嘴边的文官清流。
毕竟自家里若是有超过二十岁还没有成亲的儿子或女儿,最着急的就是这些把男婚女嫁、生儿育女作为天经地义的事情的卫道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