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说服皇后
皇后起初觉得黛玉有些危言耸听,但不久之后,黛玉就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地说服了皇后。
按照黛玉的说法,水家皇朝想要长治久安,就要做好治国牧民这一重大职责。
想要牧民,至少先要有民可牧吧?
若没有足够的人口,泱泱大国又从何说起?
无论是下田耕种,还是镇守边关,或是民间的百工百业,全都要有充足的人口去从事。
可若是到了年龄成家立业的男女越来越少,将来新诞生的人口也就会越来越少。
最初几年、十几年或许还不会觉得什么,但要是真等到朝廷想要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被日益减少的人口所困扰,那时候再想增加人口就已经晚了。
毕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到成长为能够为国家为朝廷做贡献的栋梁之才,至少也需要二十年的时间。
因此,要是不从现在开始就未雨绸缪,迟早有一天,大夏朝会面临人口锐减的问题。
没了充足的人口,国力也会有相应的衰退,到时候又如何面对如狼似虎的周边敌国呢?
除此之外,那些已经到了年龄却无法顺利成家的人,心里难免会有一些愤愤不平的怨怼之意,说不定就会因为自己在生活上的不顺,而把气撒到其他地方,比如说喝酒闹事、打架斗殴等等,弄得四邻不安,影响整个大夏内部的和平稳定。
特别是那些身强力壮的男子,若是始终孤身一人,没有妻子儿女作为他们的牵绊,说不准什么时候一个想不开就会铤而走险,遁入山林,落草为寇,到时候不仅会给其他人造成难以估计的危害,还要耗费朝廷的人力物力去剿灭他们。
因此,为了让这些人能够被安抚下来,最好还是防患于未然,让他们先建立起一个相对稳定的家庭,到时候他们的精力就会集中在养活妻儿上,绝大多数就会老老实实的做事了。
别说,黛玉的这番理论就连皇后也没能想到。
但顺着她的思路仔细琢磨之后,顿时又会觉得相当有道理。
特别是黛玉还举出了圣贤之言,表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是放在第二位的,可见其重要性。
有理有据,实在让人无法反驳。
但皇后始终还是觉得,举办黛玉所说的游园会,让青年男女私下见面、议定终身有些不妥,因此试探着表示,可以跟皇帝商量,恢复古时候的制度,无论男女到了一定的年纪之后就必须强制婚配,如此岂不是同样也能解决问题,还不必冒违反礼法的危险。
黛玉听了之后,急忙阻止。
比盲婚哑嫁更可怕的,恐怕就是强制婚配了。
现在天下间的女子,若是担心嫁错了人、深陷火坑,至少还可以选择单独过活,只要她们按时交税、遵守律法,朝廷也不会做过多的干涉。
可若是真恢复了强制婚配的法律,一到年龄那就是完全被朝廷逼迫着盲婚哑嫁,连拒绝和选择的权利都没有,那岂不是比现在的处境还要悲惨?
于是黛玉又赶紧拿出了自己走访而来的种种资料作为例证,向皇后说明,如果男女在相互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结为夫妻,就有很大的几率变为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