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心悦之人
她的反应有些反常,黛玉侧过头,纳闷地看了她一眼。
见她眼中带着担忧,心中渐渐有了些想法,便凑到她耳边调笑。
“怎的,我们钰凝这是怕蒙古公主选上谁呀?”
钰凝被戳中心思,脸颊忽然染上红晕,忙别过脸去,手指无意识地抠着帕子边角,声音细若蚊蝇。
“我、我才没有怕,只是……”
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眼神不自觉地往殿中瞟了一眼。
黛玉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可那边坐的人太多,除了几个宗室子弟,还有礼部和御史台的官员,人影错落,实在分不清她目光的落点。
黛玉微微蹙眉,又转头看李钰凝,她还攥着帕子,眼神虽已收回,指尖却无意识地捻着帕角,耳尖的红也未褪去。
这模样不像是担心旁人,更像是挂心悦之人。
黛玉心思转得快,拉过李钰凝的手轻声说悄悄话。
“若真有看上的人,便与伯父说便是,一个败国公主,还能争得过你不成?”
钰凝被这话惊得猛地抬头,眼角泛红,眼神却亮得很。
“真的吗?父亲和陛下会同意吗?”
这已是承认有心悦之人。
黛玉拽着她的手紧了紧,重重点头。
“自是如此。她虽是蒙古公主,如今却未必有你我尊贵。”
这是黛玉的底气。
钰凝悬着的心落了地,脸上的红晕退了些,用力点头。
“好,我听姐姐的。”
黛玉淡淡笑了笑,虽未猜到钰凝心悦之人是谁,语气却带着自家姐妹才有的温婉叮嘱。
“我虽不知那人是谁,可成婚终究要两情相悦才好,你与他可曾通了情意?”
钰凝被问得脸颊又泛薄红,指尖绞着帕子,眼神飘向殿中一处,声音轻得似落在花瓣上。
“没呢,他怕是想都没想过……就是个呆子。本想着父亲回来后,让父亲替我问问他,可没想到父亲回来没几日,就出了蒙古公主选婿这事。”
话没说完,她抬眼看向黛玉,眼里带着少女的忐忑。
“你说他会喜欢我吗?”
黛玉见她这模样,眼底笑意更深。
这番话已让她猜到七八分。
她伸手替钰凝理了理鬓边碎发,语气带着笃定的温柔。
“若妹妹心悦之人真是我想的那个,一会儿不论蒙古公主有没有选他,你都不必动作。”
“若真选了他,他若不愿,自会拒绝,他的性子你我都清楚,且陛下看在父亲的面子上,也不会为难他。”
钰凝猛地睁大眼:“姐姐你……”
黛玉拍了拍她的手,没再多说。
“心知肚明便是。”
黛玉心中想着,回府后得将此事与父亲说说。
这几年九边大战、朝堂事忙,他们倒疏忽了不少事儿。
正说着,殿中突然安静下来。
只见蒙古王缓缓起身,举起手中酒杯,看向陛下朗声道。“陛下,小女此次来天朝,除了为两国修好,也是真心想为她寻一位合心夫婿。”
“今日宫宴之上,各位青年才俊我也见着了,小女向来是我众多子女中最疼爱的一个,如今见天朝繁盛,我也舍不得她回国了。”
“不如请陛下允许小女当众选婿,定下这百年之好,可好?”
来了,众人都知晓的蒙古公主选婿仪式,终于来了。
殿中静了半拍,觥筹相撞的脆响、丝竹的轻音都悄然淡去,连呼吸声都被压低了。
方才还低语说笑的人,此刻都屏住了气,目光在蒙古王、公主与陛下之间打转,眼角余光也不住地往殿中的年轻子弟身上瞟。
陛下听了这话,把玩着拇指上的玉扳指,目光带着几分兴味扫过蒙古王,最终落在他身侧的蒙古公主身上,嘴角噙着似有若无的笑。
“哦?蒙古王倒是有心了。既如此,便依蒙古王所言。公主,你只管瞧,殿中这些青年才俊,凡你看中的,朕都允你开口问。”
“只是”
陛下话锋微顿,指尖摩挲着玉扳指上的纹路,目光略微沉了些,扫过殿中众人时带着几分帝王威仪。
“今日选的是公主的夫婿,更是我天朝的臣子。”
“人选既要合你心意,更要守我天朝规矩,担得起两国交好的分量。公主可别挑错了人,让朕失望,也让你的父王难办。”
这话轻飘飘落在殿中,却让气氛瞬间凝住。
蒙古公主的手悄悄收紧,随即垂手屈膝,声音里带了几分刻意的恭顺。
“臣女谨记天朝皇上教诲。”
蒙古王也跟着起身拱手,额角几不可见地渗了点汗。
他清楚,陛下这话是提醒,更是敲打。
“陛下所言极是,”
他应道?
“小女年幼,一会儿还望陛下多担待。不过,她定然会选个合规矩且能担事的夫婿。”
蒙古王的话音刚落,刚刚和他们同坐一处的女真小王子忽然轻笑一声,声音不大却足够让周围人听见。
“要我看啊,这蒙古公主长得还没有我的皇妹好,如何配得上天朝的青年才俊?”
“倒不如让我皇妹来,至少不会委屈了在场的儿郎们。”
这话一出,殿中随即响起几声压抑的咳嗽声。
这女真小王子怎会突然发难?
这般直白地贬低蒙古公主,实在看不懂。
蒙古王的脸“唰”地沉了下去,握着酒杯的手青筋微跳。
他对着天朝皇上不敢失敬,可这女真小子也敢在他面前放肆?
如刀般的目光直直扫向女真小王子?
“我女儿选婿,关乎的是两国之好。你女真国如今都没了,你的皇妹?担得起这份维系两国关系的重任吗?”
女真小王子听了这话,怒火直蹿头顶,“啪”地一拍案几,猛地站起身,指着蒙古王的鼻子怒喝。
“我女真如何落到这步田地?蒙古王你会不知道?两面三刀的东西!”
被这般指着鼻子骂,蒙古王脸色铁青,胸口剧烈起伏,当即就要对着女真小王子动手。
陛下抬手,指节轻轻敲在龙椅扶手上,“叩叩”两声,声音不重,却像一道惊雷炸在殿中。
话里更带着寒霜。
“两位莫要忘了,这里是天朝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