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君悦芙 作品

第473章 允许二十岁之后的宫女出宫(第2页)

 

收拾包袱时,她只裹了件半旧的蓝布衫,还有李孟姜赏的那支银簪

 

簪头是朵梅花,去年她染了风寒,公主亲自替她簪上的,说 “银器能驱邪”。

 

出梨园时,守门的卫卒验了册子,在上面盖了个红印。

 

她摸着那方红印,像摸着块烫手的炭,沿着宫墙根往公主府走。

 

墙根的冰还没化,滑得很,她走得慢,看见有宫女背着包袱往朱雀门去,鬓角的绒花歪歪扭扭的,大约是急着赶路。 公主府的门房见是她,笑着往里引:

 

“长公主正跟小郎君喂兔子呢。”

 

穿堂风里飘来桂花香,是去年晒的桂花干,李孟姜总爱用它煮茶。

 

小银簪站在廊下,看见周伯瑜正追着只白兔子跑,银项圈上的铃铛叮铃响。

 

“这不是小银簪?”

 

李孟姜转过身,手里还拿着片菜叶:

 

“怎的不进来?”

 

小银簪慌忙福身,膝盖在青砖上磕出轻响:

 

“奴婢…… 民女来谢长公主。”

 

李孟姜把她扶起来,指尖温温的:

 

“谢什么?你本就到了年纪。”

 

周伯瑜抱着兔子跑过来,兔子的耳朵蹭着他的脸:

 

“银簪姑姑要走了?以后谁给我吹《折杨柳》?”

 

小银簪摸了摸他的头顶,发髻上的红绳还是她前儿给系的:

 

“等瑜儿长大些,民女托人给你捎支新笛子。”

 

李孟姜让婆子端来碗热汤,是用去年的新米熬的,上面漂着层油花。

 

“家里还有什么人?”

 

她舀了勺汤,吹了吹递过去,“若没去处,府里的西厢房还空着。”

 

小银簪捧着碗,热气熏得眼眶发烫:

 

“阿耶阿娘早没了,有个哥哥在商州做货郎。”

 

“商州好地方。”

 

李孟姜捻着袖口的绣花;

 

“前儿听人说那边新出了种好茶叶,你去了正好尝尝。”

 

她从匣子里取出串铜钱,用红绳串着,递过去:

 

“路上盘缠,别嫌少。”

 

小银簪的手抖得厉害,铜钱撞在一起,叮当作响。

 

周伯瑜突然往她手里塞了个东西,是块糖糕,油纸包着,还带着余温:

 

“给你路上吃,阿娘做的,甜得很。”

 

小银簪咬了口,糯米混着枣泥,甜得她舌尖发麻,倒比去年生病时公主喂的药还让人心里暖。

 

告辞时,李孟姜送她到门口。阳光落在门环上,晃得人睁不开眼。

 

“到了商州,托人捎个信来。”

 

李孟姜替她理了理衣领;

 

“别让我惦记。”

 

小银簪点点头,看见墙根的腊梅开了,去年她还替公主折过一枝,插在胆瓶里。

 

走出老远,她回头望,看见周伯瑜还在门口挥着手,银项圈在太阳底下闪。

 

怀里的银簪硌着心口,小册子上的生辰像生了根,扎在记忆里。

 

她摸出那串铜钱,红绳在风里飘,倒比宫里的宫灯还亮堂些。

 

路过西市时,她买了个胡饼,热气腾腾的。卖饼的老汉问她是不是刚出宫,她笑着点头,咬了口饼,芝麻落在衣襟上。

 

远处有孩童在放风筝,线轴转得飞快,风筝飞得老高,像只自由自在的鸟。

 

小银簪摸了摸怀里的笛子,忽然想吹一曲,又怕惊了路人,只是脚步轻快了些,跟着其他同龄的宫女朝着朱雀门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