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总会疯 作品

第254章 狭路相逢

荆州各县发生蝗灾的事情,朝廷接到奏报的同时,苍州王赵樽也接到了消息。

 韩蕾的醉仙酿酒厂就在荆州,当蝗灾不可控时,醉仙酿酒厂的陶青第一时间就派人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地通知了距离拖木沟最近的通信站。

 通信站值守的士兵不敢怠慢,立即用对讲机将这一紧急军情传到了清水县。

 此刻,赵樽正与韩蕾站在清水县斑驳的城墙上。初冬的风裹着凉意,吹动着两人的衣袍。

 韩蕾望着远处官道上扬起的尘土,轻声道:“樽哥,斥候刚刚来报,朝廷的大军还没进入视野。”

 赵樽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城墙的砖石,目光投向拖木沟方向。

 “现在主要还是靠斥候来回传递情报。不过……”他指了指远处隐约可见的几处新建建筑,“从清水县到冕泞县之间的官道旁,每隔几里路就已经在隐蔽的位置赶着修建通信站。等这些站点建成,我们的消息传递就能快上许多。”

 韩蕾顺着他的手指望去,若有所思:“这些通讯站用活动板房搭建起来会很快,你不用担心。”

 她顿了顿,问道:“不知朝廷此次会派何人领兵?会是你认识的人吗”

 “不知道。”赵樽摇了摇头,嘴角泛起一丝苦笑:“前景帝在位时,将朝中有领兵之能的将领替换了不少,如今都赋闲在家。”

 赵樽的目光转向城墙下,那里荆州王刘衍正在几名亲卫的指导下,笨拙地学习驾驶三蹦子。

 “比如荆州王的岳父,当年也是威震南关的名将。“

 韩蕾轻叹一声:“知人善用是做帝王最基本的功课,但一个人的心态和人性会左右他们的决定和判断。”

 她望向远方,声音低沉,“前景帝多疑,只要他怀疑上这个人了,哪怕是再有才能,也不会得到他的重用。”

 她的言下之意,指的正是赵樽。

 两人正说着话,赵樽腰间的对讲机突然响了起来。他眉头一皱,迅速取下对讲机按下通话键。

 对讲机里传来一道急促的声音。:“王爷!紧急军情!荆州各县突遭蝗灾,灾情严重!”

 赵樽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他放下对讲机,望向荆州方向的目光中满是忧虑。

 “讨伐大军恐怕已在路上,这个时候遭受蝗灾……”

 他抿唇沉思,“朝廷会不会停止对苍州的讨伐,先行救济荆州的百姓?若是这时又起战事,百姓们怕是只会更苦。”

 韩蕾见赵樽心情不佳,知道他是在担心荆州的百姓。

 她正要开口,却听见赵樽近乎自语般地喃喃叹道:“哎!真也不知我们该如何做才能帮到荆州的百姓……”

 这声叹息虽轻,却重重地敲在韩蕾心上。

 如何才能帮到荆州的百姓?

 韩蕾望着赵樽紧锁的眉头和忧虑眼神,脑子里快速的搜索起现代防治蝗灾的各种方法来。

 蝗灾对于古代人来说,那就是灭顶之灾。虽然荆州并不属赵樽管辖,可那里的百姓也是大景的百姓,他们不能见死不救。

 城墙下很热闹,过路行人的交谈声、将士搬运物资的备战声、小贩做生意的吆喝声,各种声音不绝于耳。

 这些声音此时都传不进赵樽和韩蕾的耳朵里,他们的耳朵里只有荆州百姓的苦难之声。

 这时荆州王刘衍走上城墙,问赵樽:“出什么事了?”

 “刚接到的消息,荆州全境遭了蝗灾。飞蝗蔽日,连房檐下的灯笼都被啃得只剩竹骨。”赵樽沉声道。

 “什么?!”刘衍猛地瞪大眼,“这……这可怎么办?”

 这位昔日养尊处优的藩王也融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此刻他一身短打,裤管卷到膝盖,露出小腿上几道被芦苇划伤的血痕。

 他来回踱步时,腰间玉佩与三蹦子钥匙串撞得叮当响。

 他现在虽然逃亡躲在苍州,可他毕竟曾经是荆州的王,在荆州生活了这么多年,早已将荆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他逃来苍州时,荆州就刚遭遇了洪灾,现在又蝗灾肆虐,让他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赵樽和刘衍突然不约而同的转。看一下韩蕾。在他们眼里,韩蕾是点子和方法最多的人。

 “丫头,你可有什么好的法子?”赵樽一脸希冀。

 “对对对,韩姑娘。你快想想办法帮帮荆州吧!”刘衍鸡啄米似的点头。

 “嗯!你们暂时不要担心。”韩蕾咬着拇指想了想,“我倒是想到一个办法,不过就是有些麻烦。”

 赵樽和荆州王刘衍顿时双眼一亮。

 “你快说,就算再麻烦咱们也得试试。”赵樽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朝廷的治蝗方法无非就是驱赶或捕杀,但效果都并不好。所以,他很期待韩蕾的方法。

 “韩姑娘,你快说!”刘衍也是眼巴巴的望着她。

 “苍州六县现在养殖的鸡鸭加起来起码有十几万只,若是将这些鸡鸭全都运到荆州各县去放养在外,倒是应该很快就能减轻那边的灾情。”韩蕾说出自己在系统电脑里查到的方法。

 “什么?”

 刘衍一时没反应过来。

 刘衍是个养尊处优、身份尊贵的亲王,平日里在王府里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若不是这次蒙了难,他都根本不可能接触到这些底层百姓的生活。

 对于这样稀奇的治蝗方法,别说想到,他连听都没听到过。

 赵樽倒是若有所思的点头,“你仔细说来听听。”

 “运输路上不要喂食,到了荆州后全部散养觅食。苍州六县现有鸡鸭约十几万只鸡鸭。”韩蕾随手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比划起来。“按每只每天捕食两百只蝗虫计算……”

 她在地上虚划几道数字,“大约三天就能控制住灾情。”

 赵樽猛地击掌,震得腰间佩剑哗啦作响:“妙啊!如此一来,咱们还正好省了饲料钱。”

 他浓黑的眉毛突然又拧成结,“可这么多活物怎么运?一辆三蹦子拉二十只就顶天了。”

 “所以我才说有点儿麻烦嘛!”韩蕾丢掉树枝,拍了拍手上的灰尘。

 刚刚看到一点希望的刘衍,不愿放弃这个机会。他急得扯开领口上的盘扣:“本王那有几辆运粮的骡车。”

 “不够。“韩蕾摇头,“如此大批量的运输,又都是活物。你那几辆骡车有什么用?等你慢吞吞的赶到,黄花菜都凉了。”

 三人一时陷入沉默。

 片刻后,韩蕾突然抬起头来,晶亮的眸子里闪着光。

 “要不,咱们分头行动。最近的江陵、当阳、冕泞三县用苍州运送的鸡鸭,我亲自带人跑一趟远些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