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八零年,厂子建设职工小区,拍电影
3月30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4月——中断了30年的穗(广州)港(香港)直通火车再度通车;
7月8日——第一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颁布施行;
7月13日——自59年以来被定为****或****的人,一律予以平反。新村近一半的下放人员回城了,但也有很多决定留下来;
9月24日——上面决定,从11月1日起对部分农副产品提价,同时对职工实行物价补贴,并给40%的职工增加工资;
12月18日——我国改革开放1周年,其实就是从去年12月的分田到户开始的。但现在还没有个体户这一说法,方平安也觉得再等等,免得枪打出头鸟。
其实76年底大风结束以后,就由很多失业工人,高中与大学肄业生,以及从边疆回来的青年,为了生存在做小生意。
但很多地方查的很严,还提出“苦战三年摘掉zB主义帽子”的口号,经常有小商贩被带走拘留,商品被没收。
其实79年2月,上面就批转我国第一个有关发展个体经济的报告:“各地可根据市场需要,在取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者个体劳动。”
但说归说做归做,最多就是大家在做生意的时候,执法人员开始站在路口吹哨子。吹哨子的意思就是告诉大家,我们来执法了,你们快跑吧。其实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管理。
别说其他的,阎解成与红姐复婚以后,就买了个三轮车,在外面做早点生意,收入还不错。
但没有正式个体户营业执照下来之前,新村暂时按兵不动。
————————————————
进入80年以后,倒是没有什么大事,新村继续老实种地种土豆,食品厂继续生产方便面与薯片,以及上面要求的压缩饼干。
不过分厂增城调料厂,开始大规模生产十三香,也算是给食品厂多增加一个拳头产品。
大家伙上课学习的日子照旧,许大茂和方平安在学校里不怎么显山露水,一来许大茂的天赋,在这里并不是顶尖的。
二来方平安所喜欢的电影与表现形式还有表演形式,对于现在又过于超前。
所以两人装傻充愣,做好老大哥与后勤队长的工作便可以了,不争不抢,学科分数也在中游,在78、79级学生们的眼中,这两人是值得相信的好兄弟。
这便就足够了。
80年学生联合作业(校内实践)出了两个作品,《我们的角落》《小院》,方平安许大茂忙前忙后,虽然不是导演系和表演系的学生,但还是混了两个配角露露脸,跟大家伙加强加强友谊。
80级也来了几个大牛,其中有名的是贾张科与王晓蟀。
大家一起继续热热闹闹拍电影搞电影,其乐融融。
————————————————
6月,四九城放宽个体经营政策,允许服装加工、拆洗缝补、擦皮鞋、三轮车运输等行业登记
9月30日在东城区翠花胡同开设“悦宾饭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家个体餐馆,由于当时餐饮业尚未明确开放,东城区工商局手写特批营业执照,编号为“001”。
80年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且企业主必须亲自劳动。
10月的时候,全国第一批个体营业执照在温州市松台街道开始试点,申请人数超过2000人,在核对信息,剔除有正当职业的申请者之后,实际发放184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