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捞鱼?密集恐惧症

曹大队长刚想狡辩那病死的下放分子跟自己没关系,但突然感受到了异样的眼光。 不是赵研究员,而是来自于其他大队的大队长们,以及崔书记等人——

 3万6千斤啊!

 能让土豆再增产300斤的宝贝人才,放你们大队竟然让人病死了?!

 他们恨不得直接弄死曹大队长。

 于是曹大队长也不敢说话了,不过心里也有气,早知道这群下放的走z派这么有本事,他自然会像供爷爷奶奶一般把他们供起来啊,你们早说啊?

 你们怎么不早说?

 你们为什么不早说。

 不是没人起哄这些“农学专家”应该一个大队分几个。

 但赵研究员表明了态度——

 有现在的成果,主要还是因为黑土与新村那池塘水——池塘水里用的可是50年份人参的药渣,还是5支,更不说其他配药都很名贵。你们要能这么干,他们农科院的专家们也愿意去试试。

 但不保证能达到现在新村的产量。

 另外,这是农科院专家的集体成果,有人专门育种,有人专门研究农家肥,有得专门做温度湿度还有土壤酸碱度测试……

 整个下来,就不说池塘水的事儿,这些研究的成本和设备,人力物力,新村实打实是出了几千块钱。

 那些设备还在新村仓库综合楼一楼里面摆着呢。

 我们不敢有什么意见,需要把我们调出去的话跟方村长谈,还要涉及到研究成本问题。

 另外农科院的专家们治病调养身体伙食补贴,都是新村给的。

 最后,你们先得去东北弄来几百亩地的黑土再说。

 这一下子,所有人都蔫儿了。

 如此看来,这土豆定价1毛6一斤,还真是不贵。

 没人再说“分配”专家们的事情了,养不起,成本太高。

 不过大家还是希望用那些土豆来做种,并要求农科院的专家们给予指导。

 总不能指着你们新村一家子发财吧。

 这事儿方平安没意见,但也有要求。

 他就直说了——这些专家,现在是他们新村的宝贝疙瘩。

 他付出了那么多人力物力,这么多成本才出了现在的研究成果,不说其他的,大家配合着专家们一起种土豆,不说几千斤的亩产量,但比现在65年薯类237斤/亩的产量,翻上一番还是可以的。

 至于以后能不能培育出高产土豆,还得公社大家一起群策群力,要互相打配合。

 但如果说是那家的宏伟兵又搞批斗那一套,把人给伤了——

 那新村,还有全公社的损失,就由那个大队来承担!

 这算是把全公社的利益给绑在一起了,崔书记也发了狠。

 明儿个就把那些宏伟兵想要外出串联的申请全给通过,都踏马给我滚出去祸害去!

 还有通知每个大队,都把那些半大小子还有知青们给看好了,谁踏马惹事儿,就让谁全家做最重的活儿,拿最低的工分,都送去修水渠挖石头去!

 这些宝贝专家们在那个大队出了事儿,大队长原地下岗!

 崔书记也是认真了起来。

 他们崔村公社今年交公粮,再上缴统购粮以后,已经没有余粮了,超过6成的社员拉了饥荒。

 他们也想和新村一样,轻轻松松就种出几十万斤粮食啊!

 不说发财什么的,至少温饱问题得解决吧?

 面前现成的就有解决方案,他们又不傻,自然知道怎么选。

 之前那一山洞的四舅,他和蔡主任等人是很心痛,但也明白这些玩意儿虽然值钱,但一时半会卖不出去,而且不是圈里的人你也卖不出来价格,就只可惜那些小黄鱼了。

 但如果这些专家们能够全心全意的帮着公社提高产量,那可是细水长流长久之事啊!

 到时候什么小黄鱼没有?!

 大是大非,关系到农业生产的事情,他们所有人都不含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