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天牢黑灰的墙面上,染上一团鲜红的血,再一旁是霍太傅以血为书,在墙上写下的一字:“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霍太傅人在天牢,无法查清原委还太子清白,就用性命来向弘正帝证明太子的清白。 

 弘正帝听闻霍太傅一直把太子赠送的君子兰玉佩握在手中,死后也没有放手。 

 他沉默了好久,才仰头眨掉泪水,他就知道,他的太子不会背叛君父。 

 他让人把霍太傅的尸体送还霍府,打算给霍太傅死后哀荣。弘正帝查到霍太傅的儿子参与了本次春闱还入了前三后,想着霍太傅当年也是探花郎出身,就特意定了霍敬亭为第三名,一门两探花,佳话再续。 

 而逝去太子的丧事也极尽尊宠,谥号昭明太子,丧事的规格远超皇太子的规制,还是葬在帝陵。 

 有言官谏言说昭明太子丧仪过于隆重,有违礼制。 

 结果直接被弘正帝罢官,而且还在朝堂上表态,既然有人认为太子的丧事超出规格了,那他准备追封先太子为皇帝,如此一来就不逾制了。 

 此话一出,朝野震惊,除了开国帝王会追封自己父系长辈为帝王,大月朝还没有皇帝追封逝世太子为皇帝的先例。 

 而且东宫还有一位小皇孙逃过一劫,幸存了下来。之前太子涉嫌谋逆,要知道齐王所有子嗣可是被弘正帝一同赐死了,谁也没有把这个小皇孙看在眼里。 

 但如果追封先太子为皇帝情况就不一样了。 

 很快就有人密报弘正帝——齐王死前曾提及太子,说他们兄弟二人都没成功,若是太子早与他说,他做腻了太子,他们兄弟二人可以合作的,也不会让他撞破太子的计划,反而让他们两败俱伤。只可惜太子做了二十多年的太子,到死都还是太子。 

 这番话刺痛弘正帝的心,被霍太傅鲜血冲淡的疑心又升了起来。 

 天牢的主事上报了一件事情后,弘正帝勃然大怒,当即撕了追封先太子为皇帝的诏书,收回太子“昭明”谥号,虽然没有把太子棺椁移除帝陵,但所有祭文碑刻都称其为大皇子。 

 而之前复宠的小皇孙也被贬为了庶人。 

 弘正帝处理完家事也没忘记霍家,霍太傅所有死后哀荣被收回,还特意下旨申斥了霍太傅一番,派人去霍太傅的灵前宣读,说他无才无德,未尽太傅职责,才让大皇子误入歧途,收回了他太傅的官职。 

 卢修麒总算明白为什么裴子顾不让他参与进来了,弘正帝的想法太反复无常,稍不注意就会万劫不复,可是他先就劝不住卢宴珠,更不要说在霍太傅以死捍卫太子的清白后。 

 还好父亲终于发现了妹妹的行为,严令禁止卢宴珠再和霍敬亭来往,也不准她去霍家的案子。 

 卢修麒满心以为父亲能劝服卢宴珠,没想到连父亲都没能让珠珠转变想法,还是在父亲说出如果珠珠不听劝告,继续查霍府案子,他只能当卢家没有卢宴珠这个女儿。 

 就这样才勉强拦住了卢宴珠继续查案的脚步。 

 可是后来弘正帝还是不解气,还要下旨褫夺霍敬亭的功名,永不被科举录用。 

 只是这份圣旨在翰林院拟出来前,卢宴珠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提前得知了这个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