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投胎指南(第2页)
关于泥土的话题,赵起来一时间无话可讲,埋怨妈妈说,俺妈,你今天怎么了?当着你闺女儿的面说这么泄气的话?
孙叫枝说,我心里憋屈。我和你爸爸,一天干到晚,干一辈子就是挣钱还银行的钱,挣的钱一点儿都不属于自己,这还是自己的身体确保健康,不出意外的情况下才能及时还款。不然的话,就像刚才我对你说的我们工地上的那个工友亲戚一样,简直是走投无路。起来,我都觉着你妈妈活着太累了。
赵起来看孙叫枝的眼角夹着一两滴泪珠子,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便劝她说,俺妈,今天主要是你们工地上工友亲戚家的事儿给你带来的不良情绪,其实,你是一个很坚强的人。我小时候,你和爸爸带我看病,南里北里跑,十几年来一直都没有放弃我,当北京的那个专家确定我的病已经无法医治,一辈子只能坐轮椅的时候,你和俺爸爸不也没有这么泄气消沉吗?俺妈你是最棒的,你是我心中的顶天立地的那个人,俺爸爸就没有你优秀,俺爸在我心目中,始终处于老二的地位!我相信妈妈!
孙叫枝说,那时候跟现在不一样,你是我和你爸爸的心肝儿,我和你爸爸愿意倾其所有,为你治病,不惜一切代价,现在呢,一切都是被逼无奈,好像被海啸追撵着到屿石县买房,追赶着签下买房子的合同,一辈子就像蜗牛背着重重的壳子一样,背着巨大的债务,直到濒临死亡的那一刻,即使就在那一刻,也不一定能还清被迫压在我们身上的贷款。
说起买房子的贷款,赵起来沉默不语。关于买房子贷款的事情,她早就在考虑了,只不过因为孩子的牵绊,那事儿始终在半空中悬着,云一阵雾一阵,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房子什么时候买,在哪儿买,如何买?这些事儿没有形成一个确定的必须要弄清楚的问题,它们茫茫然纠结在一起。现在妈妈孙叫枝与她讨论托生不托生的事儿,一下子使她纠结了好长时间的几个问题终于统一起来,成了迫在眉睫的要处理的事情。
俺妈,赵起来说,有句古话讲,物来顺应,俗话也讲,既来之则安之,现在买房子,又不是光咱们屿石县的人争先恐后,我在网上看新闻,是全中国的人都在买,也不是只有咱们屿石县撤并乡下的中小学校到城里去,全国各地都这个样子。负债买房,也不是咱们一家子这样,全国人都背债,那没有办法,咱们一家人又不能说服做这个决定的人改变想法。和我们有一样想法的人太多了,他们在网上的论坛里,提出和我们一样的问题,有人就出来解释,说让人都集中到城市买房子,确实是县上的主意,但是这样做的目的,还不是为了老百姓自己?让居民搬迁,腾出土地,然后卖给开发商,挣来的钱,都用到为县城建公园,修新路,装路灯上了,不仅新建了医院,还新建了许多学校,这都是为了咱们老百姓好呀。还有的人说,现在有的国家联合其他的不怀好意的国家,想方设法围攻中国,要想不被它们打败,中国就得加强国防建设,加强国防建设就得花钱,造导弹,造卫星,这不都得花钱吗?国家没有钱怎么办?只有与善于盖房子的开发商商量,让开发商买地,拿卖地的钱建设强大的中国,为了这个,咱们还得感谢那些开发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