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困局

 “是么?”高逸眉头一挑,嘴角也露出了一丝轻笑,看着这三人,高逸的语气也变得无比凝重:“听你们这意思?是在威胁我咯?”

 三人脸色齐齐一变,王厂长连忙摆手:“高书记您误会了!我们绝对没有这个意思!就是担心工人情绪激动……”

 “没有?”高逸猛地一拍桌子,茶杯里的水都溅出了几滴,“我刚上任第一天,你们就堵在办公室里哭穷要钱,拿群访、找市里来压我,这不是威胁是什么?”

 他站起身,目光如炬地扫过三人:“我高逸是从基层干出来的,不是吓大的!你们当厂长多少年了?厂子搞成今天这样,先扪心自问有没有责任!”

 王厂长被骂得脖子发红,张厂长想辩解却被高逸眼神制止:“我告诉你们,专项资金要按程序申报,政策扶持得看实际需求!想靠闹事逼我就范,门都没有!”

 他指着办公室门:“谁要是觉得这个厂长当不了,不想干了,尽管带着工人去闹!真闹出乱子,我第一个撤的就是你们的职!”

 办公室里瞬间鸦雀无声,三位厂长脸色煞白,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刚才的嚣张气焰荡然无存。

 赶走三人后,办公室里终于恢复了安静。

 高逸重新坐下,指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刚才那三个厂长的吵闹,在他看来根本算不上棘手,不过是些借故施压的小伎俩。真正让他心头沉重的,是那三家大型军工企业的改制难题。

 这些企业是当年“大三线”“小三线”建设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常阳市的这三家正属于小三线范畴,牵扯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

 高逸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宋华东的号码。

 电话响了两声就被接起,宋华东熟悉的声音传来:“老板,刚忙完手头的事,正想给您打个电话问问上任情况。”

 “别寒暄了,有正事找你。”高逸直入主题:“帮我查一下常阳市禾山区三家军工企业的详细资料,越全越好。尤其是隶属关系、技术现状和人员结构,这些是重点。”

 宋华东立刻道:“明白。禾山的军工企业?是不是当年小三线建设留下的那几家?我记得前几年整理档案时见过相关备案,好像早就划地方了。”

 “对,就是小三线遗留的。”高逸应道:“我刚到任,区里情况复杂,这几家企业的改制是块硬骨头,必须先把底子摸清。”

 “您放心,我马上调国科委的旧档案,再联系地方工信部门核实最新情况。”宋华东的声音带着笃定,“半小时内给您发加密邮件,保证详细到每个厂的年产值和职工人数。”

 “好,尽快。”高逸顿了顿,补充道:“特别注意下它们脱离国科委管辖的具体时间和原因,这个很重要。”

 “收到。”宋华东应了一声便匆匆挂了电话。

 不到半小时,办公邮箱果然收到了加密邮件。

 高逸点开邮件,屏幕上清晰列出了企业的基本情况:三家企业均存在技术陈旧、产能低下、工业体系落后的问题,属于典型的“三后”企业。

 资料中明确标注,早在九十年代,这些企业就已脱离国科委的管辖范围,划归地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