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而李达康带着房氏集团的问题,把京州工商局长叫到办公室,开启了“专注办案”模式。  而他要查的就是房氏集团的股权变更的全部信息。 

 这一查,还真查出问题来了,房氏集团前前后后变更过二十几位股东和法人代表,竟然真没有一个姓房的。 

 而那个叫李国强的李总,是唯一这些股东中没变过的人。 

 李达康猛然想起来自己说错话了。 

 还什么某位股东姓房,还什么历经辗转,这都是没有的事! 

 而陈正泽显然是识破了自己的瞎话。 

 他口中的“某位领导”会是谁呢? 

 会不会搪塞是错误的做法? 

 难道说,陈正泽在试探自己对房氏集团的态度? 

 不好,不会是给了陈正泽误导了吧? 

 我李达康绝不会跟任何商人做交易,何况是一个真不相干的房氏集团。 

 而陈正泽这家伙可不是普通的分局局长,而是带着省厅的副总队长下来挂职的局长。 

 这要是涉及到省里的大案,自己可就说不清楚了。 

 李达康开始为自己构想出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风险。 

 而他此刻能做的就是“配合调查”,暗中查清楚房氏集团近些年所有的经济活动,这是帮自己澄清的最好方式。 

 同时,也要对陈正泽的行动表示全力支持。 

 不要让某些人误解,比如省w主管政法的领导,高育良。 

 …… 

 此刻,高育良正在陪着沙瑞金在省w大院的花园里散步。 

 “育良书记,你还记得我跟你说过镜鉴周刊的事吧?”沙瑞金开口问道。 

 高育良保持着沉稳的脚步。 

 这是沙瑞金从燕京回来后的第一次非正式会面。 

 他知道沙瑞金接下来的所有话都跟“燕京之行”有着很大关联。 

 出于谨慎,高育良没说话,只是点点头。 

 “其实这种事情确实不好处理,处理轻了吧,起不到驳斥的作用,处理重了吧,反而给了这种媒体继续抹黑的借口!” 

 沙瑞金一副进退两难的神情,言外之意就是——小阁老,你得直言进谏啊! 

 “沙书记,是镜鉴周刊最近又有动作了吗?”高育良反问了一个问题,把皮球又合理的抛回给了沙瑞金。 

 “这倒没有,育良同志,说来你应该知道的,那个记者刘生不是被你们抓去了吗?他们怎么还敢?” 

 沙瑞金本来的意思是点点高育良,但是无形中却暴露了今天的核心话题。 

 既然今天的话题是人,那么这个人在手里,谁就有主动权。 

 高育良以退为进,先把责任揽过来,也就是先把人揽过来: 

 “沙书记,刘生的案件我们确实懈怠了,都羁押了这么久,我马上就安排政法口抓紧时间查明,依法办理!” 

 “育良书记,你算是说出了我的担心,这是涉外案件,时间一久,就难免受到其他因素干扰,比如舆论、媒体,要知道这刘生就是干这行的!” 

 “沙书记,我检讨!客观原因我就不说了,说明我们有些干警的认识还不够高,没有把它放在大局和全局的高度去考量,我觉得常规的部署是不行了,这件事我准备亲自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