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的草根 作品

第163章 有条件要干,没有条件也要干!

 第163章 有条件要干,没有条件也要干!

 陈江不仅在越野跑上身体力行,坚持跟全中队的人一起训练,其它的科目也都展现出了自己名符其实的兵王风采,特别是射击这个单项,陈江依靠着系统升级后带来的巨大好处,简直可以做到随心所欲的射击。′精?武_晓′税_徃^ ¨埂.欣~醉,快/

 百米之内的十环,就如同吃饭喝水一般。

 要不是怕引起不必要的怀疑,他会全部都是满环,有了系统的加持,他现在的百米内射击,靶子就好像近在咫尺,真是太容易了。

 对于现在的他来说,打九环比打十环反而要难一些,既要故意打偏,还不能让人家看出来,你说难不难?

 这些话如果说给别人听,估计要把人家的下巴惊掉。

 在训练中的技压群雄,使陈江在中队里的所有人心中树立了前所未有的威望,几个刚来的“刺头”,没几下就被他收拾的服服帖帖。

 不服?出来比过!

 比的过,你就休息,

 比不过?那对不起,你就惨了!

 这就是部队,只要你有真凭实力,底下的人不可能不服你。

 A大队的体能训练本来就在军中首屈一指,所以在体能方面不需要浪费太多时间,陈江急需把部队的信息化建设推向第二步。

 而开始第二步之前,必须要做好三件事情,

 一是要弄来新型装备,所谓信息化,依靠的就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没有计算机和网络,岂不是纸上谈兵?

 这些东西必须要从军方途径进行特种装备采购,跟普通的民用计算机不一样。

 有了这些,还要弄每个战士的数据终端,说白了类似于小型手机,只不过这个东西在军中只要能实现数据的接收与输出功能,还有gps定位功能。

 这个目前军中还没有,所以陈江在这方面早就下了大功夫,在住院期间从楚宁那边得到消息,国防科技大学好像有这个研究项目。

 所以陈江及时和那边取得了联系,想不到居然是自己在军校里的班主任陈劲松老师,他从陆军指挥学院调岗到了国防科技大学,准确的说是升了,担任信息技术科学学院的副院长。

 自己跟他对接,自然容易的多了。

 二是要解决中队里的思想观念。中队里的兵虽然大多数都是军官,但他们的作战思维依然停留在传统作战形式上,702团这样的主力团都是如此,何况其它部队了。/1′1.k′a?n¨s,h!u¨.*c¨o′m~

 必须要让大家扭转“打仗就是拼飞机大炮和坦克”的落伍观念,从而能主动接受新装备和新知识的介入。

 三是最难的一步,那就是人才!

 相比设备上的难题,这才是最难的一个点,因为这个时期的信息化的设备已经有一些底子了,最起码计算机的硬件已经开始密集的更新换代,一些高新技术层出不穷。

 唯独人才太难得了,21世纪初期的时候,国内的本科生都还不是很多,研究生更是凤毛麟角,特别是学计算机的大学生,更是大多数企业的香饽饽,人家如何愿意投身军营呢?

 而没有这批骨干参与其中,陈江的信息化中队建设就是无根之水,无从谈起。

 他思来想去,还是打算去几个高校想想办法,看有没有人愿意和自己一样放弃外面的高薪投身军营。

 这三步,因为时间上的关系,陈江是抓紧搞前面两步。

 相关的设备预算,他熬了三个通宵,大致写出了一份详实的计划表,其中涉及到需要采购的设备与经费。

 当然了,后面还附有一份有理有据的报告分析材料。

 中队里的思想观念,比他想象中开展的困难得多,因为信息化技术必须要学计算机和英语,这两项却是队中大多数人的短板。

 尤其是伍六一,他的文化课很糟糕,所以当陈江在中队大会上提出这个想法后,大多数人都有畏难情绪,都觉得自己中文都还没整明白,去整外文?这不天方夜谭么?

 所以陈江只能一个人一个人的做思想工作,特别是针对伍六一,他以伍六一将来升四期士官的时候,拿什么来跟人家pk?

 如果没有过硬的技术,后面会越来越困难,毕竟军中不养没有用处的人,当你跟其他人比不过的时候,就有很大的概率被淘汰。

 伍六一是真的想要留在军中,史今好歹去了试验大队,有了技术傍身,可他将来怎么搞?

 想到这里,他只能听陈江的,好歹试试,万一学的出来呢,那自己就成了“高精尖”人才了。

 伍六一的工作做通后,其他人就好办多了,在陈江不厌其烦的劝说开导下,至少中队里明面上都已经做好了接受新鲜玩意儿的准备。

 紧接着陈江就在袁朗的支持下前往军区汇报工作,寻求支持。

 经过多方努力,军区高层会议上给予陈江10分钟的汇报时间,陈江把自己想法再次精炼的说了一次,具体内容早就在会议开

始前提交了。兰兰文茓 追最薪章踕

 等陈江说完,几名高层军官适当提出了几个问题,陈江都一一做出了解答,直到高建军给陈江轻轻点了点头,他就知道这事多半成了。

 会后,陈江和袁朗在外面焦急地等待会议结果,到了晚上,高建军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会议室,他的秘书赵易得跟陈江已经比较熟悉了,因为首长有过交待,所以他很快就安排了一个小型会客室,给袁朗与陈江上茶后就自觉地退了出去。

 “小陈啊,你的魄力不小啊。”高建军微笑着开口道。

 陈江知道,自己申请的经费与装备都不简单,但这是军队迈出真正信息化提升战斗力的第一步,特别他的中队又可以说是试点,这个钱真的只能砸进去。

 “首长,我知道这些东西不好搞,涉及到的经费也有些高了,但”

 高建军听后摆了摆手,“你以为我说的是你要钱要的太多?我还没有那么小家子气!”

 他看了一眼有些愕然的陈江,若有所思的继续说道,“当年我跟刘首长前往漂亮国参观海军军舰,老首长60多岁高龄,却为了能多看点人家军舰的构造,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停没停。”

 “我永远都忘不了那一幕,老首长为了能看清楚人家航母仪表盘里的细节侧着身子,踮起脚尖,恨不得整个人都贴上去仔细观察。等参观一结束,他就借口不舒服找了个地方把自己看到的统统记下来,为的就是回来给国家的海军发展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