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责任和使命
他们觉得,教化蛮子是他们的责任和使命。他们最乐意的就是把中土的文化和思想传遍四方,让蛮子接受文明的洗礼,成为中土文化的一部分。
现在,中土的百家思想在天佛流行起来,这给教化地方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百家思想在天佛这传播开来,让百姓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
这对他们打破旧思想,接受大唐的统治和文化,特别重要。
李恪又强调道:“记住,不能随便发身份证明。这事很重要,关系到天佛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拿到大唐身份证明的天佛百姓,能享受和大唐百姓一样的待遇,比如教育、医疗、税收等。
没拿到的,就得按规定交农税,享受的待遇也少一些。
这样做,是为了确保资源分配得更加合理,先满足那些真心认同大唐的百姓。”
李恪接着详细解释了规定的来龙去脉、目的和方法。
希望能让每个人都明白。
他分析了这些规定对天佛地区和大唐的重要性,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他讲得嗓子都哑了,但还是坚持讲,直到他觉得讲明白了为止。
之后,六部的官员依次出来解释。
他们得从自己的领域出发,进一步解释,让其他官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
全部解释完之后,李恪回到龙椅上。
‘这只是个初稿,你们都得好好研究。”
“有问题就提出来,详细说明你们的看法和建议。”
“有好的建议也提,只要合理可行,就会被采纳,还有重赏。”
“另外,我会在官员和将领中选七位出来,他们负责管理天佛。”
大家听了李恪的安排,心思都活跃起来。”
每个人的眼神都不一样。
有的充满期待,有的在偷偷合计自己的机会。
虽然很多人知道自己可能没机会成为那关键的七个人,但是想想三十六行省第一批官员就要一千人,这数字可不小。李恪也说了,第二批人数至少三千,这就意味着一大堆职位等着人填补。
这一千人主要是给九品到五品官员准备的,对于那些在官场里挣扎着想要往上爬的中下层官员来说,这绝对是个大好机会。
李恪心里清楚,现在大唐的问题是人才太少。
整个中土的官吏加起来,连兵将一起,才一百五十万左右。
人口供养比例大概是一百比一,这个比例现在看起来还挺宽松的。
民众负担不重,国家也能稳稳当当运转。
但如果把西夷的人口也算进来,事情就复杂了。
西夷刚加入我们,管理体系还不完善,能用上的当地官员很少,大部分还得从中土调过去。
这样一来,比例肯定更低,人才短缺的问题就更明显了。
所以,将来肯定得不断补充更多官吏。
李恪想的是最好五十比一,或者更进一步的三十比一。
但这不是他随便想增加比例,实在是形势逼人。
治理一个国家,每个地方都得有足够的官吏。
从最小的村子到城镇,再到庞大的行省,不管哪个层级,都少不了官吏们管理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