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逃难热潮
后宫不得干政,秦菲儿不能涉足太多的。 于是端来鸡汤,在李恪旁边看着李恪喝完。
喝完之后,李恪也不想干活了,抱着秦菲儿去消化鸡汤。
……
第二天。
二十个省的名单公布,不用说,肯定都是那些大世家的子弟。
还有几个挺有意思的,是这些世家里的青年才俊。
李恪心里清楚,这事谈不上公平,但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只能说,科举那套还没完全发挥作用,得给时间让它慢慢起效,才能有更公平的机会。
不过,李恪后面会动手调整一下,给地方上的县令们机会,让他们逐渐接替现在的省长位置。
省长、大都督和检察长这些职位,虽然一开始是给世家子弟的,但最后还是会落到县令们头上。
等四年一次的调整一来,地方县令们就有机会崭露头角,大唐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李德謇那档子事,李靖找上了李恪。
之前李恪想改革军队,这次他主动跳出来说要支持。
所以,大唐不光官场在改革,军队也开始动真格地改革。
就在大唐迎来新时代的同时,大唐外面的国家就不那么顺心了。
就拿现在的吐蕃来说吧。
“赞普,不好了,天竺派了八十万大军打过来了!”
松赞干布一听这消息,差点晕过去。
天竺的八十万大军终于行动了。
他们直奔吐蕃,阵势吓人。
浩浩荡荡的八十万大军,遮天蔽日地来了。
吐蕃哪有力量抵挡这么庞大的军队。
“大唐那边回信怎么说?”
松赞干布急切大喊。
天竺的八十万大军压境,这压力真是太大了。
哪怕他是吐蕃赞普,这会也觉得头皮发麻。
吐蕃全国军队加起来才二十万,怎么跟八十万大军对抗?
而且天竺的武器很厉害,听说这八十万都是精锐,吐蕃怎么打得过?
“大唐的回信不太乐观。”
大相语气沉重。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给大唐写信求救。
但大唐的回信态度模棱两可,没有明确说会出兵。
“该死……”
“赶紧召集所有人开会,集中所有兵力,向西医突厥和吐谷浑求援!”
松赞干布下令。
他得紧急应对这个局面。
还打算在民间招募更多兵力。
虽然之前已经招募过好几次,现在看来得把年龄限制放宽到十二岁了。
不然真的没办法抵挡天竺的进攻,吐蕃可能会消失在历史上。
“是。”
大相心事重重地走出大殿。
想想,八十万大军,吐蕃能抵挡得住么?没有大唐的援助,我们可能随时都会撑不住。
大唐那边却一点动静都没有,这让大相感到压力山大。
这时候,他心里想的不是怎么对抗这场灾难,而是在考虑要不要逃跑算了。 大相离开后,召集吐蕃的大臣们开会,却发现不是所有的大臣都来了。
一问才知道,八十万天竺大军要来的消息泄露了出去,有些大臣被吓得不轻,不敢露面,悄悄带着家人跑了。
这个消息一传开,底层的百姓也乱了套,逃亡的人越来越多,吐蕃一下就变成了逃难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