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一碗水端平

 最关键的是对高利贷的处理,魏征出于多重考虑,绝对只要放贷年利率不超过两成,就接受。  但世家大族无法忍受这种行为,这等于要了他们的命。 

 一不做二不休,明的暗的进行了多次刺杀。 

 可惜,都失败了。 

 但这激怒了王子虎,二话不说,军队行动,把十几家当铺全部摧毁,处死了几十个管事和打手。 

 这一通下来,确实震慑了许多人。 

 一些实力较弱的豪族害怕了,不得不按照的要求,分割家产。 

 尽管明白这会导致家族衰败,但面对死亡威胁,没有能力反抗,只得接受现实,用影响力迫使读书人不当官来软对抗。 

 毕竟,初唐,书籍被世家垄断,控制了知识获取的权力,限制普通读书人的发展,从而建立人身依附关系,操控官场。 

 李恪干脆借着这股强劲的,放出了大招! 

 将凉城的印刷术和造纸术公之于众。 

 一时间,市面上新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聪明人一看便知,时代焕然一新! 

 李恪这一手,直接让世家大族们傻眼了。 

 他们那些老掉牙的手段,瞬间就不够看了。 

 剩下的,只能在钱粮上拼个你死我活。 

 话说回来,世家大族们凭什么能屹立千年不倒? 

 说白了,不就是因为手里有钱有粮,还有人才储备。 

 乱世,哪家起事都得靠他们。 

 只要他们四处下注,总有一支能押对宝。 

 凭借着支押对宝的势力庇护,他们在新朝照样呼风唤雨。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李恪手中人才济济,他们只得硬着头皮,大规模收购市场上的粮食。 

 企图以低价购入,高价抛售,以此引发市场恐慌,人为制造饥荒。 

 清河张家的族老们作出这一决定,让许多族中聪明人都意识到,张家已走向末路。 

 即便此计得逞,张家手中也没有兵权,他们相信李恪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挥舞屠刀,铲平张家,将他们囤积的粮食分发给百姓。 

 然而,族老们已被欲望蒙蔽了双眼,非得这么做。 

 于是,不少张氏子孙纷纷收拾行囊逃离,至少在表面上与张家划清界限。 

 没多久,一个负责采购粮食的子弟发现了一个绝望的事实。 

 李恪颁布的一项法令,使他们的低买高卖计划根本无法实施。 

 粮食价格保护政策! 

 政策规定了粮食的最高销售价和最低收购价。 

 故而,无论张家如何操作,只要朝廷掌握定价权,他们就无法与朝廷抗衡。 

 此外,清水岛运来的腌鱼和草原上捕获的羊只,都被李恪加工成肉干,送往市场销售。 

 即便主粮短缺,百姓们也可以选择吃鱼肉。 

 实际上,鱼肉比一般的米面更耐饥饿。 

 事到如今,张家已走到穷途末路,只有乖乖俯首称臣,接受大唐的种种政策。 

 否则,就是以卵击石,与庞大的帝国为敌,最终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郭文宇,河北道上郭家人。 

 郭家虽然也算得上地方一霸,但与五姓七望相比,仍是云泥之别,所以早早向魏征投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