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多年的准备一朝用上

 有马超元这个中间人在,双方的合作条件谈得很顺利。.k¨a*n′s~h¨u+q+u′n?.¢c,o?m/ 

 基本是按照马超元昨天说好的条件来的。 

 如今国家对金枪鱼这类比较罕见的大型鱼,并没有定下详细的价格,但金枪鱼在市面上的价格,这些官方机构的人员也很清楚。 

 基于目前捕捞技术的局限性、运输条件的落后性,蓝鳍金枪鱼确实是属于有价无市的存在。 

 但也正因保存的困难和运输的不容易,导致市局供销社不可能花费太多钱,来购买这批金枪鱼。 

 即便,按照正常行情看,这批金枪鱼的品质足以卖到十多块钱一斤。 

 如今也只能出到八块钱一斤。 

 对此,宋海建欣然接受。 

 之后就是针对交易的细则进行完善。 

 “我从马超元同志这里,得知你们有保存金枪鱼的办法,所以才能将这批金枪鱼保留至今。” 

 “对的。” 

 “好,既然如此,我们希望从你们村到市里的这段时间,你们都能提供保存金枪鱼的技术。” 

 “这个也没问题。” 

 得到海洋大队的保证后,这位市供销社的领导,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其实来之前我十分忐忑,因为我不相信有渔民能制作出干冰。,咸′鱼′看-书¨网/ ~更?新_最¨全?” 

 听到这话,宋海建微微一顿。 

 这个问题,又何尝不是他所担心的? 

 干冰技术很早以前就有了,毕竟冰块在古代就出现了。 

 但他一个渔民的孩子,真正做出了干冰,还是会让人很好奇。 

 宋海建唯一的解释,就是从书上看的。 

 至于是什么书? 

 宋海建只好“老实”地承认:“我上中学后,偶尔会去废品站淘书,当时也不记得是哪本书上,记载了很多乱七八糟的知识,其中一个就是制作干冰的方法。” 

 “那个时候我想到如果真能做出这样的东西,就能保存我们辛苦捞上来的鱼了,所以我将这个法子抄了下来。喏,这就是当时我抄录的内容。” 

 宋海建从身上挎着的布包里,取出了一个本子。 

 这个本子写着很多东西,有他试验出肠粉的过程,也有他钻研出蒜蓉酱的心得体会…… 

 往后翻翻,确实有一篇关于干冰制作的笔记。 

 但上面有些用横杠替代的地方。 

 市供销社的领导就指着那儿问:“这是什么意思?” 

 宋海建解释道:“当时那书上有些地方被弄脏了,我看不清楚,就画了一横代表空白。” 

 ——是啊,从废品站里翻出来的书,怎么可能是干净、整洁,一字不错的呢? 

 宋海建这些天为了圆谎,可是费尽了心血。_k!a!n`s,h_u+a?p.p?.¨n`e?t? 

 这个本子是几年前就存在的,当时他是用它来给家人一个“交代”,让母亲相信他真的是自己钻研出蒜蓉酱、肠粉,以及近期准备推出的“河粉”。 

 万万没想到,还能派上今天这样的用场。 

 也多亏了那些幼年又丑又稚嫩的字迹,还有那上面遍布纸张的岁月感。 

 因此,宋海建这一解释成功取得了大家的信任。 

 至于记载这样重要知识的书籍,为何会出现在废品站? 

 换做其他时期,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漏洞。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