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开歼-10S出差公干

 刘昆突然发现,任何军用高精密机械设备技术的进出口,都需要经过李干的审查。.天_禧^小~说!网′ ^追-最,新?章*节` 

 军用、高精密、机械、设备、技术,这个范围太大了,只要是军用的,都绕不过李干。 

 问题在于,是否军用,定义权在军方手里…… 

 这时,众人发意识到,与雷神公司的技术合作,关键人物是李干,而不是董全林或者其他任何人! 

 刘昆质问杨伟,“当时为什么会设立这么个机构?你们当时为什么不阻止?” 

 杨伟无奈地说,“刘部长,那是军方设立的机构,我们怎么阻止?再说了,当时老部长是同意了的。” 

 一句话让刘昆无话可说了。 

 老部长就是贺明飞的亲爷爷,老人家虽然退二线了,但影响力一点不弱,谁敢质疑他的决定。 

 刘昆无奈,强忍着气道,“去把李干叫过来,我跟他谈谈。” 

 杨伟不动,而是说,“恐怕要过去军代处找他,他毕竟不是我们系统的人。” 

 找人帮忙就得拿出态度来,你以为还能像呼喝手下那样,招之则来挥之则去啊? 

 刘昆大步往外走,“带我去。” 

 杨伟等了会,招手让林光明过来,低声道,“你去看好那帮美国佬,一定要做好保密措施,决不能暴露了歼-10的生产车间。” 

 林光明心领神会,“明白。” 

 等林光明离去,杨伟这才小跑几步跟上刘昆,带路往军代处那边去。 

 军代处里面的门口边上挂着“军用高精密机械设备技术进出口办公室”的牌子,刘昆觉得很刺眼,仿佛遭到了嘲笑。 

 这时,林小茹抱着一叠文件走出来。 

 杨伟连忙问,“林干事,这位是我们的刘昆部长,找李干谈一谈技术引进的事。” 

 林小茹忽然拿手指向了外场,“找我们团长啊,真不巧,他出差了。” 

 “出差?刚刚开完会,他出什么差?”刘昆一愣,很是不满,这分明是在躲着自己啊。′萝`拉/小~说, *追¨最!新*章·节¨ 

 林小茹说,“团长刚刚去了外场,的确是要出差公干。” 

 刘昆的脸色一下子难看起来。 

 出差去外场干什么,找理由都不找个合理的。 

 这时,洪海涛听到声音走出来,笑着说,“刘部长来了,李干的确是出差了,他们四个人驾驶双座歼-10转场去211厂,审查他们和格鲁曼公司的合作项目。” 

 “开战斗机去出差?”杨伟一愣。 

 刘昆更是惊讶不已。 

 洪海涛笑着说,“李干要负责的事务很多,没有什么比开战斗机更快的交通工具的。而且可以做转场试飞,一举两得。” 

 这时,刘昆反应过来了,他皱眉问,“洪总,你刚才说,李干要审查211厂和格鲁曼公司的合作项目?歼-8现代化改进项目?” 

 洪海涛点头说,“对,他是主任嘛,都得过他的手。” 

 麻烦了,李干去偷家了! 

 刘昆敢肯定,李干绝对还故意为之的。 

 否则,早不去晚不去,偏偏这个时候去? 

 “带我去外场,快!”刘昆连忙往外走,爬上车就催促驾驶员赶紧开车。 

 杨伟没办法,只能追上去。 

 外场,两架通体黄色的歼-10s战斗机已经在跑道的起飞位置等待起飞指令了。 

 这两架战机完成了大部分试飞工作,剩下一项最大航程试飞,即挂载3据副油箱的情况下,最大的转场距离。 

 所谓转场,即从A机场到B机场,这之间的距离越大,表明战机的航程越远,作战半径越大。 

 刘昆的车冲进外场,他刚下车,李干和贺明飞就起飞了。 

 他只能昂头看着两架线条优美得一塌糊涂的战机昂首爬升,在轰鸣声中逐渐远去。 

 “麻烦了,211厂麻烦了。”刘昆摇头叹气,“快,快去通知211厂做好准备。” 

 …… 

 李干还真不是故意为之,去211厂进行技术审查,顺带把这两架歼-10s的最后一点试飞给做了,本就是计划中的事情。_d.i.n/g.d`i-a_n/s¢h!u.k¨u\.?c.o/m? 

 至于与雷神公司开展技术合作这件事情,当然是好事,前提是不泄露pL-15的技术。 

 现在着急的是雷神公司,先晾一晾他们。 

 当时趁着出口埃及歼-7e战机的机会,李干提议设立军用高精密机械设备技术办公室,就是为了捏住这里面的命门,防止出现技术泄露的问题。 

 当时,全国就985厂的歼-7e出口,上面觉得这个所谓的军技办就是个摆设。 

 现在大家才发现,军技办根本就是捏住关键环节的关键部门! 

 李干、贺明飞分别驾驶一架歼-10s,后舱里坐着的是古道风、魏二牛,这两人算是结结实实地体验了一把战斗机的快乐。 

 因为歼-10的最大航程达到了3850公里,还有150公里冗余量

,因此,李干他们先是飞到漠河上空,再掉头往南飞到211厂,全程下来飞行距离正好是3850公里。 

 全程保持1150的经济航速飞行,四个小时后降落在211厂机场。 

 211厂的领导们接到通知,一下子忙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