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食量惊人 到陈家庄(第2页)
吃得满嘴流油,还不忘大声叫嚷:
"添饭!快添饭!
"
起初,童仆们还能应和着来回添饭,可随着猪八戒的食量越来越大,厨房里的饭菜渐渐见底,童仆们也渐渐没了声响。
孙悟空瞧得直皱眉,忍不住出声劝道:
"贤弟,少吃些!能吃上热乎饭菜已属不易,将就吃个半饱,也比在荒山野岭挨饿强。
"
猪八戒却满不在乎,地打了个饱嗝,嘟囔道:
"你倒会说漂亮话!常言道'斋僧不饱,不如活埋',今日好不容易遇上这等好事,岂能不尽情享用?
"
孙悟空无奈地摇了摇头,懒得再与他争辩,转头对老翁说道:
"老人家,莫要理会他,只管收拾碗筷便是。
"
两位老翁听闻猪八戒的叫嚷,慌忙起身,褶皱纵横的脸上满是歉意,弓着背连连作揖:
"不瞒几位老爷,平日里斋僧行善,便是像这位长老这般食量惊人的,供应百十众也不在话下。
只是此刻日头西沉,天色渐晚,家中只预备了一石面、五斗米。
这些斋饭原是为,街坊邻里准备的散福之用,不曾想几位长老突然驾临,惊走了其他僧众,连亲戚邻居也不敢登门了。
如今能拿得出的吃食,尽数摆在桌上。
若当真不够,我等即刻吩咐厨下蒸煮便是。
"
猪八戒圆睁铜铃大眼,扯着嗓子喊道:
"快去!快去!多蒸些白米饭,管够!
"
声如洪钟,震得屋梁上的积尘簌簌落下。
然而厨房方向却再无动静,显然并未如他所愿重新起火做饭。
饭罢,唐僧整了整袈裟,起身恭敬行礼致谢。
众人围坐下来闲话家常,唐僧温言问道:
"不知老施主尊姓大名?
"
老翁拱手答:
"贱姓陈。
"
唐僧闻言神色一喜:
"竟是贫僧本家!
"
老翁面露惊讶:
"老爷也姓陈?
"
唐僧颔首:
"正是!贫僧俗家姓陈......冒昧相问,老施主方才举办的是何种斋事?
"
猪八戒咧着大嘴,抢在老翁开口前笑道:
"师父何必多问?想来不过是常见的'青苗斋'、'平安斋'、'了场斋'罢了!
"
边说边晃着大耳朵,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老翁却连连摆手,急道:
"不是!不是!
"
众人皆感好奇,齐声追问:
"那究竟是何事?
"
老翁长叹一声:
"实不相瞒,是一场'预修亡斋'。
"
此言一出,猪八戒笑得前俯后仰,拍着肚皮道:
"老倌儿好没眼力!我等佛门弟子,最是精通各类斋事。
只听说过'预修寄库斋'、'预修填还斋',何曾有过'预修亡斋'?
你家又没办丧事,平白无故做什么亡斋?莫不是想诓骗我们?
"
孙悟空在一旁暗自点头,心中暗道:
"这呆子倒是长进了些!
"
面上却不动声色,转头向老翁问道:
"老公公,还请解惑,这'预修亡斋'究竟是何意?
"
两位老翁对视一眼,欠身反问:
"敢问老爷,你们取经为何不走正路,却偏偏来到此处?
"
孙悟空挑眉答道:
"自然走的是正途,只是行至一处,被滔滔河水拦住去路。
我等循声而来,正是听见府上鼓钹之音,才寻到贵府。
"
老翁又问:
"那河边可有什么特别之处?
"
孙悟空回忆道:
"立着一块石碑,上刻'通天河'三个大字,下书'径过八百里,亘古少人行',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
老翁神色凝重:
"离那石碑往上一里多路,有座灵感大王庙,你们竟未曾撞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