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安 作品

第100章 灵牙仙回 到黑水河

火云洞中红孩儿满脸堆笑,急急忙忙吩咐手下小妖,“快!快备下最好的酒水,今日我要与乌云仙师伯好好叙旧!”

 

洞内烛火摇曳,照得四周岩壁上火云图案似在翻涌。

 

不多时,珍馐美馔摆满石桌,红孩儿恭恭敬敬请乌云仙上座,二人推杯换盏,回忆往昔,笑声在洞中回荡。

 

而此时,观音脚踏祥云,风驰电掣般往灵山方向赶去。

 

她神色凝重,眉头轻蹙,似有千钧之事压在心头。

 

等她到了灵山,径直进了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

 

殿内香烟袅袅,如来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宝相庄严。

 

如来见观音到来,慈眉微抬,轻声询问:“观音尊者,今日来此,可有要事?”

 

观音双手合十,恭敬行礼,随即便将在枯松涧火云洞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如来。

 

她语气凝重,“佛祖,那乌云仙竟拿唐憎、猪八戒和惠岸三人来威胁佛门,要我们放了灵牙仙!”

 

如来听罢,微微闭目,陷入沉思。

 

他心中暗自衡量,猪八戒生性惫懒,性命他尚可不顾,但唐僧乃金蝉子转世,肩负着取经重任,惠岸又是木吒,乃佛门重要弟子,这二人却是要仔细思量。

 

可他又想到乌云仙手中的六魂幡,此宝威力无穷,如今佛门中竟无人能与之抗衡。

 

如来心中长叹一声,权衡再三,终究歇了与乌云仙争斗的心思,缓缓点头答应了放灵牙仙给乌云仙,随即对观音说道:“观音,你前去普贤菩萨那里,将此事告知于他。”

 

观音得了旨意,再次行礼,告辞如来,驾起祥云,往普贤菩萨的道场而去。

 

道场中,祥光瑞霭,宁静祥和。

 

等观音到了后,见了普贤菩萨,双手合十,说明来意。

 

普贤菩萨听罢,轻轻叹了一口气,神色复杂,“贫僧便知会有这么一日,罢了……”

 

说罢,他遣了童子去把灵牙仙带了过来。

 

灵牙仙被带至跟前,神色有些落寞。

 

观音菩萨见此,上前牵住灵牙仙,向普贤菩萨告辞,随后转身,脚踏祥云,往火云洞而来。

 

到了火云洞,观音站在洞外,声音清亮,喊来孙悟空前去叫阵。

 

不多时,便见乌云仙领着红孩儿和一众小妖,气势汹汹地出得洞中。

 

乌云仙眼神锐利,见到观音,开口问道:“慈航,可带来了贫道要的灵牙仙?”

 

观音听罢,忙放出灵牙仙出来。

 

乌云仙见观音这次如此爽快,倒也信守承诺,让小妖们带着猪八戒、唐僧和惠岸三人出来。

 

两方在洞外交接,气氛紧张而微妙。

 

等乌云仙收到灵牙仙后,便带着红孩儿他们回了洞中。

 

脱险的唐僧三人忙上前,对着观音千恩万谢。

 

观音叮嘱唐僧师徒,“前路漫漫,妖魔鬼怪众多,你们务必小心谨慎,不可大意。”

 

说罢,便与惠岸行者驾着祥云,回了南海珞珈山。

 

随后,孙悟空吩咐沙僧把行礼收拾好后,牵来白龙马。

 

师徒四人又寻了饭食,草草吃过,便攀鞍上马,沿着大路继续西行。

 

时光匆匆,一个多月过去了。

 

这一日,唐僧骑在马背上,突然听见远处传来滔滔水声,那声音如雷鸣般震耳欲聋,他心中一惊,连忙说道:“徒弟你听,这是哪里来的水声,只怕有异!”

 

孙悟空闻言,不禁笑道:“你这师父!我们一行四人,我们仨都没听见,偏偏你听见有水声!

 

你这疑心病可做不得和尚!你把那《多心经》忘了?”

 

唐僧一脸正色,说道:“《多心经》乃浮屠山乌巢禅师亲授,共五十四句,二百七十字。

 

此后我时常念诵,你说哪一句我能忘了?”

 

孙悟空耐心解释道:“师父哎!你忘了‘无眼耳鼻舌身意’!

 

我等出家人眼不视色,耳不听声,鼻不嗅香,舌不尝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此谓褪去六贼。

 

如今你为了取经念念在意;怕妖魔加害不肯舍身;吃斋饭要动舌;

 

喜香甜需鼻嗅;睹事物而凝眸,以致招来六贼侵扰,如何能上西天见真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