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安 作品

第103章 两表之战 过黑水河(第2页)

 时序流转,早春悄至。

 但见三阳开泰,天地间被泼洒了一层金辉,万物皆沐在融融暖意中。

 道旁杨柳抽芽,嫩黄的叶苞如青眼微睁,凝望着复苏的人间;

 绵绵膏雨轻落,滋润着每一寸土地,催生出蓬勃的春意,处处洋溢着生机与希望。

 唐僧师徒四人且行且赏,缓缓徐行。

 马蹄踏在蜿蜒山路上,发出细碎声响,与山间鸟鸣、溪流潺潺交织成曲。

 忽有一声轰鸣炸响,声若地动山摇,恰似千万人同时呐喊,直震得耳膜发疼。

 唐僧脸色骤变,慌忙勒住缰绳,白马前蹄高高扬起,嘶鸣不已。

 “悟空,这声响从何处而来?莫不是有什么凶险?”

 唐僧声音发颤,紧抓缰绳,眼中满是担忧。

 猪八戒晃着大耳朵,咧着嘴嚷嚷:“师父,这声儿跟地裂山崩似的,听着瘆人!”

 沙僧也握紧降妖宝杖,神色警惕:“依我看,倒像是晴天霹雳,定有古怪!”

 唐僧却强自镇定,摇头道:“徒弟们莫要自己吓自己,想必不过是马嘶人吼罢了。”

 孙悟空挑眉一笑,道:“师父莫慌,无需胡乱猜疑,老孙去去就回!”

 话音未落,他早已一个纵身,踏着筋斗云直冲云霄。

 云光翻涌间,他伫立半空,手搭凉棚极目远眺。

 只见前方矗立着,一座巍峨城池,城楼上旌旗飘扬,城上空祥光氤氲,竟瞧不出丝毫妖邪之气,也不见刀光剑影、硝烟弥漫。

 “怪哉,怪哉!如此好去处,怎会有这般震耳声响?

 既无争战,这声音究竟从何而来?”孙悟空皱起眉头,暗自思忖。

 正疑惑间,那呐喊声再度传来。

 他循声望去,只见城门外一片开阔沙滩上,密密麻麻聚集着许多和尚。

 他们个个衣衫褴褛、形容憔悴,却齐声高喊着“大力王菩萨”,一边喊,一边拼尽全力拉拽着沉重的木车,每一步都似用尽全身力气。

 孙悟空按下云头,化作一阵清风悄然落在沙滩旁的老柳树上。

 枝桠轻晃间,他定睛细看——数十辆木轮小车吱呀作响,车板上堆满棱角分明的砖瓦、湿漉漉的土坯,压得车轴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这些小车沿着蜿蜒的沙路,从河沿缓缓驶向大坝,每前行一步都要碾过松软的沙地,车轮深陷,扬起阵阵细尘。

 和尚们佝偻着脊背,将粗麻绳勒进肩头,赤着的双脚在沙地上拖出深深的脚印。

 虽是早春回暖时节,众人却仍身着补丁摞补丁的单薄短褐,嶙峋的肩胛骨在衣料下凸起。

 有的和尚头发蓬乱如杂草,有的光着头露出冻疮结痂的头皮,脖颈处还戴着沉重的铁项圈,每喘一口气都带着压抑的呜咽。

 当小车卡在沙丘上时,几个年轻和尚跪在沙地里,用肩膀死死抵住车辕,指甲缝里渗出的血珠混着沙土,在车木上留下暗红的痕迹。

 正看得心惊,城门吱呀洞开,两个少年道士款步而出。

 但见他们头戴嵌着,北斗七星的碧玉冠,身披绣满流云仙鹤的月华锦袍,腰间白玉绦上坠着鎏金铃铛。

 二人面容皎皎若玉树临风,举手投足间带着说不出的闲适。

 可当他们踏着绣鞋走近时,孙悟空分明看见,和尚们拉车的麻绳,瞬间绷得笔直。

 有人疼得闷哼出声,却死死咬着嘴唇不敢抬头,汗水混着泪水滴落在沙地上。

 "原来如此!"孙悟空怒得毛发倒竖,金箍棒在袖中微微发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