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安 作品

第11章 老子下凡 大争之世(第2页)

 他看到了自己前世的种种经历,也明白了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 

 “原来如此……”李耳,不,此刻应当说是老子的人间化身,轻轻地叹息一声。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穿越云霄,看到了那乱世的烽烟,看到了百姓们在苦难中挣扎的身影。 

 “道可道,非常道...“ 

 轻声吟诵间,一片李叶飘落掌心。老子凝视落叶,忽有所悟:“天下大势,犹如这落叶归根,终要返璞归真。“ 

 此后数年,老子周游列国,观礼乐崩坏,察民生疾苦。在齐,见管仲变法而国富兵强,却征战不休; 

 在晋,睹六卿争权而公室衰微;在楚,观蛮夷称王而礼制荡然。每到一处,便与当地学者论道,渐渐声名远播。 

 这一日,老子在洛邑守藏室整理典籍时,忽有所感。 

 他铺开竹简,提笔写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笔走龙蛇间,天地灵气汇聚,竟在竹简上形成淡淡光晕。 

 “老师!“门外传来弟子的惊呼,“外面天现异象!“ 

 老子搁笔出门,但见紫气东来三万里,笼罩整个洛邑。 

 百姓纷纷跪拜,以为天神显灵。老子却知,这是自己立道成说的天象感应。 

 “从今日

起,吾道可称'道家'。 

 “老子对弟子们说道,“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这乱世纷争,皆因人为造作太过...“ 

 就在老子立道的同时,三十三天外诸圣震动。 

 玉虚宫中,元始天尊猛然睁眼:“大师兄竟抢先一步!“ 

 混沌紫霄宫禁闭中,通天教主虽被囚禁,却也感应到玄门气运变化,嘴角微扬。 

 天外天极乐世界,接引、准提对视一眼,同时起身,准提圣人道:“师兄,吾等佛门东渡机缘将至,西方大兴不远已!“ 

 而远在东海的金鳌岛上,乌云仙负手立于山巅,望着东方紫气,眼中精光闪烁。 

 “系统,准备一下。“ 

 乌云仙神识中说道,“老子既已下凡立道,其他圣人必不甘落后。 

 这场道统之争,我截教岂能缺席?“ 

 “宿主打算如何行动?“系统问道。 

 乌云仙轻笑一声:“既然要争道统,自然要入世传道。不过...“ 

 他摸了摸怀中金莲造化功德瓶,“在此之前,还需做些准备。“ 

 三日后,一位青袍道人离开金鳌岛,驾云向东而去。 

 此人相貌平凡,却自有一股超然气度,正是改换容貌的乌云仙。 

 他此行的第一站,却是那战火纷飞的楚国边境。 

 “春秋乱世,正是我截教'截取一线生机'之道大放异彩之时。“ 

 乌云仙心中暗道,“老子主张无为,佛门讲究来世,我截教却要告诉世人——今生之机,当由己争!“ 

 行至一处战场废墟,乌云仙看到流民遍野,饿殍满地。 

 他停下脚步,从袖中取出金莲造化功德瓶,轻轻一倾。 

 瓶中功德之水化作甘霖降落,滋润干裂的土地。 

 转眼间,荒芜的田野竟长出嫩绿秧苗。 

 流民们惊呆了,纷纷跪拜高呼“神仙“。 

 乌云仙却摇头道:“我非神仙,只是过路人。 

 这生机本就存于天地,不过是被战火遮蔽罢了。“ 

 一位老者颤声问道:“先生,如今天下大乱,我等小民该如何求生?“ 

 乌云仙环视众人,缓缓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与其祈求明君,不如掌握自己的生机...“ 

 就在乌云仙传道的同时,洛邑城中,老子似有所感,望向南方,眉头微皱:“截教余孽也来搅局?“ 

 一场没有硝烟的道统之争,就此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