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二日一大早,祝宁就带着月儿出了门。  不带不行。 

 月儿是贾彦青地眼线,不带的话,只怕出了这一次,下一次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春末的灵岩县是极美的。 

 到处都是蔷薇花。 

 一墙一墙地——衬得这个山边的小县城都有了一种小资文艺感。 

 祝宁心想,可不是文艺么?要哪个旅游景点建成这样,那拍照打卡的人还不得爆炸? 

 不过,这些百姓们种这个却不是为了文艺和好看。 

 而是为了防盗。 

 蔷薇花……有刺啊!还爬墙啊! 

 这么一看,是不是就觉得那矮矮的墙不好翻了? 

 谁来,都得是一手的血洞。 

 荼蘼的蔷薇,是广大百姓们最朴实地防护心愿。 

 祝宁一路欣赏,还买了米糕吃——这边种水稻,最喜欢吃米制品。其中大米磨成粉,加上米酒发酵,做成出来的松软米糕,就是当地人很爱吃的一种零嘴。 

 有人提着篮子当街叫卖,也有人在河边用独轮车推着卖,独轮车上还有炭炉子,蒸得热气腾腾地,买一块,就掀开竹蒸笼给你切。 

 祝宁将米糕掰成两半,一半自己吃,一半月儿吃。 

 月儿接过去时候,差点就眼泪汪汪了,“大娘子,你人真好。” 

 祝宁:……其实也没那么好。 

 不过,月儿吃米糕的开心,很快就变成了不开心。 

 因为祝宁打算出城。 

 知道这个事情,月儿很慌张,想劝又有点儿迟疑,但最后还是一咬牙鼓足勇气:“大娘子,咱们还是别出城吧——” 

 城外有土匪。 

 而且贾县令叮嘱过的…… 

 祝宁拿过香烛,一脸坚定:“他们毕竟是为了我们才死的,就算我失忆了,我肯定要去祭拜一下。” 

 月儿很感动。 

 但也很惊慌。 

 因为祝宁要去的地方,是义庄。 

 义庄这种地方……谁都绕着走啊!那是专门停放尸骨的地方啊!!! 

 所有无人认领的尸体,或是暂时不能安葬地尸体,都存放在义庄! 

 那地方,就算是六七月日头最毒的时候,也是阴森森地!为什么要去啊! 

 祝宁一句话阻拦了月儿的劝说:“别说了,我一定要去。你要害怕,你在城门口等我也行,我不告诉贾县令。” 

 月儿瞬间下定了决心,带着一种视死如归:“那怎么行!我必须跟着大娘子的!我去!” 

 于是祝宁就带着月儿出了城,直接去了义庄。 

 义庄其实并不偏僻。 

 离城很近。 

 毕竟是官府设立的,所以地理位置还行。就是人为地人烟稀少。 

 月儿死死拽着祝宁的袖子,几乎缩成了一个鹌鹑。 

 那惊恐地样子,祝宁都有点不忍。 

 看守义庄的是个老翁。叫秦老七,是个老鳏夫,还没有子女。 

 真正的鳏寡孤独。 

 五十三岁,看着像七十三。 

 可能是常年一个人生活,他显然也有点不太适应社交了,看着有点内向过头,乃至于阴沉沉地。 

 祝宁客客气气道明来由。 

 秦老七听了,就转过身去,话精简得只有三个字“跟我来”。 

 他年纪大了,有点微微驼背。一身粗麻衣,瘦得骨头上包了一层皮,血管肌肉的形状看得清清楚楚。  月儿很怕他,一眼都不敢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