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云 作品

第二百七十九章 置办新家

第二天一早,林守义带着菜和最后一袋朱菇去了泰和。

临走前,他特意叮嘱林守平要照顾好刘秋莲。

林守平醒来时,刘秋莲还在熟睡。

怀孕后,她总是特别容易疲惫。

他轻手轻脚地下床,生怕吵醒她。

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院子里飘着淡淡的露水气息。

林守平刚从净室回来,就看见老爷子在院子里朝他招手。

“洗把脸,陪老爷子去看新宅子。”老爷子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期待。

“不是压过了吗?”林守平挠挠头。

老爷子摇摇头,耐心解释:“一遍哪够?得连着压几天,让糯米灰的灰浆渗透到路面,这样路才结实。”

“明白了。”林守平搓了搓脸,“走吧。”

“你这孩子,连脸都不洗?”老爷子看着他的样子,忍不住说道。

“三天不洗脸,有肉吃。”林守平嬉皮笑脸地说,眼里闪着狡黠的光。

“现在天天有肉吃,你还找借口偷懒!”老爷子笑骂道,语气里满是宠溺。

两人边说边往外走,林守平提起:“爷爷,我让李师傅打了新床,还定了柜子。等弄好了,把你屋里那张旧床换掉。正房给你留间屋,晚了就住这边。”

老爷子听了,眼睛亮了起来,心里甜滋滋的:“我和你奶的床在你大哥那放着,哪天搬过来就行。”

“那我让李师傅少打一张。”

“不用,我已经买了木料,趁李师傅在这,把要用的家具都做齐全了。”

老爷子点点头:“你看着办就是。”说完,他又叮嘱道,“记得让秋莲多休息,现在她这个时候,可得注意着点。”

林守平应了声,心里暖暖的。

这个家,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努力,也都在互相关心着。

他们走在晨光中,影子被拉得很长。

新房子就在前方不远处,那里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的期待。

路边的野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

刘秋莲睁开眼时,身边早已空无一人。

她看了眼墙上的挂钟,已是七点。

床铺上还残留着温热,被褥间萦绕着熟悉的气息,那是林守平早起时留下的痕迹。

“守平这么早就起来了。”她轻声嘀咕着,指尖轻抚过枕边微凹的痕迹。

清晨的寒意顺着指尖蔓延,她缩了缩脖子,利落地穿好衣服。

刚推开房门,就看见林母提着猪食桶迎面走来。

林母脸上带着慈祥的笑意,眼角的皱纹在晨光中格外温柔:“巧英和玉兰吃了饭就走了,你和守平什么时候回去?”

刘秋莲下意识地整理了下衣襟,目光不自觉地往院子里瞟:“等三哥把自行车骑回来,我们再走。”她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期待,想到即将搬进新房,心里就忍不住雀跃。

“要得!”林母应了一声,转身往灶房走去。

她的背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瘦小,却依旧挺拔。

张冬梅抱着饭甑从灶房里出来,脸上带着几分期待,眼神闪烁:“秋莲,上次守平托小马医生帮忙买的自行车,应该到了吧?”她的语气里带着掩饰不住的羡慕。

刘秋莲掰着手指算了算日子,眉头微蹙:“应该还没到,不过三哥这次去,肯定能问到消息。”说着,她的目光不自觉地柔和下来。

这辆永久牌凤凰牌是他们夫妻俩精打细算存下的钱准备买的。

除此之外,林守平还买了缝纫机、挂钟和收音机。

每一件都是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凝聚着两人的心血。

本来林守平还想买收录机,被刘秋莲拦住了。

她摸了摸藏在衣襟里的存折,心里暗自盘算。

与其花五六百买收录机,不如囤点黄金当傍身符。

虽说现在手里有些积蓄,但她总觉得要未雨绸缪。

张冬梅叹了口气,眼神黯淡了几分:“嗯,吃饭了。”她的语气里带着说不出的落寞。

想到初二搬家燎锅底的事,张冬梅就愁得慌。

眉头不自觉地皱起,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

届时几房嫂子的娘家亲戚都要凑热闹,带着桌椅板凳、铁锅碗盏,热热闹闹的。

可她家却冷冷清清,连个帮衬的人都没有。

林母何尝看不出儿媳的心事,温声道:“冬梅,今天我去趟县城。”

她的语气轻柔,像是在安抚受伤的小动物。

“今儿又不是赶集的日子,去县城做什么?”张冬梅抬起头。

林母整理了下衣襟,语气平和:“供销商店又不会关门,我去买点东西。”

她的眼神里带着几分关切,却又不动声色。

张冬梅把饭甑放在堂屋,嘴角勾起一抹苦涩的笑:“再不好,我也有个好婆家,总比山玉强。”说这话时,她的声音很轻,像是在自我安慰。

想到这里,她强打起精神,来到正房门前嚷嚷:“建国,建旭,要迟到了!”她的声音在清晨的院子里回荡。

话音未落,韩巧英就挑着牛皮菜进了院子。

她的步伐轻快,脸上带着晨起的红润:“还没起来啊?”

张冬梅靠在门框上,不紧不慢地说:“他幺婶去叫了。”

她的目光落在韩巧英挑着的菜篮子上,那里面装着新鲜的青菜。

林建旭忽然捂着裤裆,一脸急切:“哥,去茅房!”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焦急。

韩巧英看着两个儿子手忙脚乱的样子,又好气又好笑:“龟儿子,下次能不能早点起?”她的语气里带着宠溺。

“晓得了!”兄弟俩夹着腿一瘸一拐地跑开了,背影滑稽又可爱。

吃过早饭,钱玉兰和韩巧英带着孩子回娘家报信,林母也换了衣服去县城。

院子里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几只鸡在地上觅食。

刘秋莲和林守平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搬到新房去。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堆积如山的家当上,映出一片金黄。

“赶紧把这堆家当搬运过去。”刘秋莲指挥道,目光扫过屋内的物件,“乔迁之日就带着锅碗和口粮走人。”她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