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连及草(第2页)
钱玉兰接过话头,“我记得那会儿,他们还说什么封建迷信,结果遭了报应。这山里的规矩,可不是那么好破的。” 张冬梅点点头,“可不是嘛,我奶奶常说,这山里有山里的规矩。咱们采药,也得讲究个分寸。”
刘秋莲默默地听着她们说话,手上的动作却没停。
她知道,这山里确实有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刘秋莲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挖着连及草的根茎。
她的动作轻柔而熟练,仿佛对待珍宝一般。
初秋的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洒在她的肩头,远处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
“这栀子根可是个好东西。”她抬头对身边的钱玉兰说道,手上的动作没停,“清热利湿,还能凉血止血。你看这根茎,要选这种带着年轮的,药效最好。”
钱玉兰凑近看了看,学着她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挖掘。微风拂过,带来一阵清新的草木香。
“秋莲,你懂得可真多。”钱玉兰由衷感叹,“以前我们都觉得这些野草没啥用,现在才知道,原来山里这么多宝贝。”
刘秋莲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想起前些日子在山里遇到野猪时,看到的那片黄栀子。
当时因为情况危急,没来得及采摘。
眼下这片连及草挖完,正好可以去那边看看。
“黄栀子我知道。”钱玉兰眼睛一亮,放下手中的农具,“我奶以前就用它染布,配上茜草,织出来的土布可好看了。那布子耐穿又透气,比现在城里卖的那些化纤布强多了。”
刘秋莲心中一动。她知道再过些年,这种老土布可比那些化纤布值钱多了。
现在收购一些存着,将来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你娘家那边还有人会织这种布?”她状似随意地问道。
“有呢,我三婶现在还在织。”钱玉兰一边说,一边用袖子擦拭着脸上的汗珠,“虽说现在卖得不便宜,但架不住人家就喜欢这个。你要是喜欢,我下次给你带些来。”
“那敢情好,多买几块,打算拿来缝制床上用品。”刘秋莲笑着说,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起来。
韩巧英和张冬梅也加入了谈话。
几个妯娌一边干活一边说笑,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升得老高。
她们的竹篮里装满了各种草药,汗水浸透了衣衫。
几个女人蹲在草丛间,身影随着微风轻轻摇晃。
“这玉兰芷不好挖,一着急就容易坏了。”韩巧英小心翼翼地拨开杂草,手指在泥土中轻轻探寻。
张冬梅拿着小铲子,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秋莲,烂掉的能卖多少钱?”
刘秋莲直起腰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烂的价钱要低些,差不多一袋米重。洗干净煮过心晒干了留着自己吃。”
“这么多都留着自己吃啊?”张冬梅停下手中的动作,“能做什么吃?”
“三四斤鲜货才能晒出一斤干货。”刘秋莲一边说一边继续挖掘,“王医生说这东西煮稀饭能养胃,磨成粉蛋羹能润肺,对肺结核和咳血都有好处。”
“那正好。”韩巧英的眼睛亮了起来,“我家那口子总说胃不舒服,晒干了给他煮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