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云 作品

第二百二十五章 红色平安符

 夜色渐深,院子里升起袅袅炊烟。  林建国几个围着收音机,听着里面传出的戏曲,一个个听得入神。 

 林守平坐在门槛上,看着孩子们天真的模样,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放松。 

 “幺爸,”林建旭抬起圆圆的小脸,“后天中秋,还能买月饼不?” 

 “中秋过了就别想了。”林守平揉了揉他的头,声音温和了几分,“赶紧把作业做了,开学可别挨打。” 

 看着孩子们嘻嘻哈哈地跑开,刘秋莲靠在林守平肩上,轻声说:“明天我就给你做红裤衩。” 

 “做两条,换着穿。”林守平笑了笑,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 

 “嗯,保管让你百邪不侵。”刘秋莲拍了拍他的手,“我去厨房看看,今晚给你炖只鸡。” 

 林守平坐在堂屋里,手里摆弄着那支猎枪。 

 今天的事像块石头一样压在他心里,怎么都放不下。 

 刘秋莲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走进来,看到丈夫的表情,轻声说:“别想了,这事总有人管。” 

 “秋莲,”林守平抬头,眼中带着疲惫,“你说张小河知道了会怎么样?” 

 刘秋莲沉默了一会,才说:“孩子总有长大的一天。” 

 林守平点点头,端起碗喝了一口鸡汤。 

 热气氤氲中,他的表情渐渐柔和下来。 

 院子里传来孩子们的笑闹声,夹杂着蛐蛐的鸣叫,一切都显得那么安宁。 

 夜深人静时,刘秋莲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虫鸣。 

 她知道,丈夫一定还在想着今天的事。 

 她轻轻握住林守平的手,低声说:“守平,睡吧,明天还要上工呢。” 

 林守平嗯了一声,却迟迟没有闭眼。 

 月光从窗户里洒进来,照在他紧锁的眉头上。 

 刘秋莲叹了口气,心想明天一定要多找些朱砂,把红裤衩做得结实些。 

 村里的流言蜚语总是传得飞快,从虎老三和高玉梅的风流韵事,到谁家的孩子长得像邻居,闲话如同山间的野草,疯长不止。 

 街坊邻居的眼神里带着或明或暗的探究,仿佛要将每个人的秘密都挖掘出来。 

 刘秋莲听着这些话,手上的活计却没停。 

 她正按照医书上的方法,仔细处理着昨天挖来的山芹香。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案板上,药材特有的清香在屋内弥漫。 

 她的手指灵巧地翻动着,将每一片药材都仔细检查。 

 “这些药材可真金贵。”张冬梅抱着林小芳走进来,看着满桌的山芹香感叹道。 

 小芳在她怀里不安分地扭动着,小手想去抓那些翠绿的叶子。 

 “可不是嘛,”钱玉兰也凑了过来,“听说城里的药店都在收这个,一斤能卖不少钱呢。” 

 刘秋莲微微点头,继续专注于手中的工作。 

 她将山芹香一节节剪成寸许长短,每节都留下一个芽苗。 

 那些被虫蛀过或已经发芽的,都被她仔细挑出来丢到一边。 

 “妈,天色还早,不如去先生那求个平安符吧。”林守平听够了村里的闲言碎语,转头对母亲说道。 

 他的眼神中带着几分担忧,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角。 

 林母放下手中的针线,叹了口气,“这些日子确实不太平,村里总传些不着调的话。”她起身解下围裙,“咱俩一起去呗。”  待母子俩离开后,院子里又恢复了平静。 

 刘秋莲专心致志地整理起背篼里的药材,阳光下,药材的影子在地上投下斑驳的痕迹。 

 “你瞧这个,也是草药呢!”钱玉兰突然拿出一株黄根山蚕豆,兴致勃勃地说道。那鲜艳的红色在阳光下格外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