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家都喜欢秋莲
林母笑着摇头,眼角的皱纹里藏着慈爱,“你还不了解秋莲?要是她不同意,老幺哪敢乱花钱。这儿媳妇,比儿子还懂事。” “这话可别让巧英她们听见。”林父警告地看了她一眼。
“我又没说她们不好,”林母叹了口气,“只是各家各的难处。小弟家往后就养一娃,分家后住单院,孩子没人一起玩耍,想想就心疼。”
她突然压低声音,凑近林父耳边,“对了,听说沈家老二媳妇躲出去生儿子了。”
“胡说,谁知道是儿是女?”林父不以为然地摆摆手。
“他们找先生算过,说一定是儿子。”林母犹豫着,眼中带着担忧,“我在想,要不要也给桂花算算”
“糊涂!”林父脸色一沉,“那些都是骗人的把戏,你可别跟着瞎掺和。”
“我就是担心桂花,”林母揪着衣角,“要是生了女娃,赵家那边”
“怕什么?”林父打断她的话,“要是赵家敢欺负桂花,我就把人接回来!”
第二天一早,刘秋莲就和几个妯娌忙活起来。院子里飘着淡淡的露水气息,几只麻雀在屋檐下叽叽喳喳地叫着。
她们挑选红苕做粉条,将个大匀称的装筐,搬到水沟边清洗。水沟里的水清澈见底,偶尔有小鱼游过,在水面上激起一圈圈涟漪。
四个人挽着裤腿站在水里,用草把子仔细搓洗每个红苕。水花溅在裤腿上,沾湿了衣角。她们连削下的头尾都不舍得扔,全都收集起来留着喂猪。
阳光渐渐升高,照在水面上泛起粼粼波光。她们的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但没人喊累,都专注地忙着手上的活计。
忙活了一上午,才把红苕都洗干净运回家。院子里摆满了箩筐和竹筐,连晒垫都用上了。红苕堆得小山似的,散发着泥土的芬芳。
刘秋莲拿出砧板,和妯娌们一起切红苕。刀刃起落的声音此起彼伏,切好的红苕片整整齐齐地堆在筐里。切了三筐后,钱玉兰提议道:“大嫂,你和秋莲继续切,我和冬梅去推磨吧。”
韩巧英笑着提醒:“今年就看我们的了,别太累着。去年还有婆婆帮忙,今年她身子不好,咱们得自己来。”
“行,你俩去准备吧,我和秋莲负责切。”韩巧英说着话,手里的刀一下都没有停。
磨浆、过滤、沉淀,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耗费大量体力。刘秋莲揉着酸痛的胳膊,看着院子里忙碌的身影,想着难怪现在的人宁愿买现成的,这手工粉条实在太费时费劲了。
太阳渐渐西斜,院子里飘散着红苕的清香。几个妯娌配合默契,一筐筐的红苕在她们手下变成了细腻的粉浆。刘秋莲抹了把额头的汗,看着眼前的成果,心里涌起一股成就感。
林家新房动土的日子,阴阳先生特意挑了个黄道吉日。天还未亮,村里就热闹起来,远处的鸡鸣此起彼伏。
刘秋莲早早地起床,帮着婆婆准备祭祀用的物品。香烛纸钱、供品一样样摆放整齐,四只毛色油亮的大公鸡在院子里咕咕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