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云 作品

第一百零一章 有相机就好了(第2页)

 “客气啥。”林守平搂住林一福肩膀,压低声音问:“我说的那种树,你找着了没?” 

 刘秋莲跟着两兄弟走进屋内。 

 汗水浸湿了她的衣襟,山路崎岖,走了大半天,她的双腿已经有些发软。 

 屋内陈设简单,一张木板床靠墙摆放,旁边是一个老旧的柜子,上面放着马灯和闹钟。 

 墙角堆着几个装满野菌的麻袋,散发着淡淡的菌香,朴实中透着几分生活气息。 

 “嫂子,坐。”林一福转身到厨房,很快端来一壶温水,“山里潮湿,凉水不能多喝。” 

 刘秋莲接过水杯,微微点头。 

 温热的水滑过喉咙,缓解了些许疲惫。她不经意间瞥向柜子上的闹钟,指针指向三点半。 

 “这会儿天还早。” 

 林守平喝完水,站起身来,“要不要去北边的林子看看?那边的菌子品相好。” 

 刘秋莲将背篼放在墙角,轻轻活动着酸痛的肩膀。 

 山路陡峭,背着篼走了半天,肩上已经有些发红。 

 林一福见状,连忙说道:“嫂子,你要不在这歇会?我和守平去就成。” 

 “我跟着去吧,”刘秋莲笑着摆摆手,“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山里凉快,比在家待着舒服。” 

 林守平重新背起工具,三人带着两条狗朝东面的林子走去。 

 大乌和大黄欢快地在前面奔跑,时不时回头看看主人,尾巴摇得欢快。 

 “这两条狗倒是机灵,”林一福笑道,“知道去采蘑菇,比我们还积极。” 

 大乌似乎听懂了主人的话,回头“汪”了一声,惹得三人都笑了起来。 

 山间的小径蜿蜒曲折,刘秋莲注意到路边不时有新鲜的菌子。 

 乳白菇、伞把菌、青盖菇星星点点地散落在草丛中,像是大自然馈赠的礼物。 

 “这些普通菌子我们都懒得捡,” 

 林一福边走边说,“就蜂巢菇、松菌、蜜脾菌这些值钱的才往山下运。不过” 

 他话锋一转,“山里就这点好,想吃菌子随时都能采到最新鲜的。等会采点菌子回去,配上我那腿羊肉,煮个锅子,保管你们吃了还想吃。” 

 听着林一福的话,刘秋莲不禁想起背篼里的青冠菌和蘑菇。 

 这些都是她一路上精心挑选的,准备晚上给守平做汤。 

 走了约莫半个小时,林子渐渐变得稀疏。 

 刘秋莲注意到这片区域的大树所剩无几,到处是粗壮的树桩。 

 青杠树下,一簇簇青冠菌正茁壮生长。 

 “这树桩得有多少年了?”林守平停在一个圆桌般大小的树桩前,手掌抚过年轮,感叹道。 

 “都是些松树、枫树被砍了,” 

 林一福解释,“伐木队前阵子刚走,这边才清静下来。对了,” 

 他突然眼前一亮,“等你们分家,我给你找两块好树桩,打磨上桐油,放院子里当桌子用,肯定好看。” 

 “那敢情好,”林守平眼底闪过期待,“顺便给我做几块菜板。” 

 “就你们两口子,要那么多菜板做啥?”林一福好奇道。 

 “砍猪食的、切草药的、切菜的,怎么也得三块。”林守平掰着手指数道。 

 “瞧你这当家男人的样。”林一福打趣道。 

 “这叫顾家。”林守平不满地反驳,脸上却带着笑意。 

 刘秋莲跟在后面听着两兄弟拌嘴,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斑驳的光影随风轻轻摇曳。 

 突然,她眼前一亮,“那是金铃花!” 

 她小心翼翼地用竹竿探路,拨开杂草,然后蹲下身查看那株植物。 

 棕褐色的茎干约有两三分粗,旁边还有一根枯萎的老茎。 

 叶片呈轮生状,一层层向上延伸,像是精心设计的楼阁。 

 “守平,快来看!”她招呼道,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林守平放下工具,快步走了过来,“什么好东西?” 

 “七叶一枝花,也叫金铃花,” 

 刘秋莲仔细观察着,手指轻轻拂过叶片,“你看,这边还有几株呢。这可是个宝贝。” 

 她指导林守平如何小心挖掘,“金铃花是横着生长的,要在根茎远一点的地方下锄,慢慢来,别伤着根系。” 

 林守平按照她的指示动手,很快挖出一株巨大的金铃花。 

 根茎粗壮,表皮呈深褐色,“这得有斤把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