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云 作品

第九十章 买名额

 他蹲下身子,一一将散落的物品捡起,又小心翼翼地扶正鸡公车,反复检查每个零件。  手指划过车身,仿佛能感受到老汉昨晚修理时的温度。 

 好在鸡公车完好无损,不然回去免不了挨老汉的烟杆抽。 

 想到那根磨得发亮的烟杆,林守平不由得缩了缩脖子,仿佛已经感受到了它落在肩上的力道。 

 卷毛还想狡辩,被年轻公安一个眼神制止。 

 “跟我去派出所做笔录。”他的语气不容置疑。 

 在公安的陪同下,林守平推着鸡公车穿过热闹的街道。 

 路过的行人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他却全然不在意,专注地看着前方的路。 

 因为卷毛三人本就劣迹斑斑,加上有人提前报过案,笔录很快就完成了。 

 出了派出所,他推着车一路走到桥头才停下,靠着路边的石墩坐下。 

 右臂隐隐作痛,大概是方才打斗时扭到了。 

 他从竹筐里摸出水壶,咕咚咕咚灌了几口,嘀咕着:“幸好老子机灵,不然今天就栽了。” 

 桥下的河水哗哗流淌,夹杂着蝉鸣声,让人昏昏欲睡。 

 休息片刻后,一辆拖拉机隆隆驶来。 

 他赶紧招手示意,爬上车斗。靠着铁皮车厢,晃晃悠悠,很快就进入梦乡。 

 与此同时,刘秋莲正在村里穿行。 

 经过大队晒坝时,三三两两的村民正聚在一起,热火朝天地议论着马家赌桌被查封的事。 

 “听说马老二气得直跺脚,说什么也不肯在上面签字。” 

 “活该!谁让他们家整天搞那些歪门邪道。” 

 “可不是嘛,前两天还有人输得裤子都当了。” 

 刘秋莲加快脚步,装作没听见这些议论。 

 回到家才知道韩巧英她们也听说了这事,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幸灾乐祸了一番就去了红薯地。 

 四个人忙活了大半天,总算把地里的红薯藤翻了大半。 

 担心晚上会下大雨,又把垄沟疏通了一遍才罢休。 

 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衣襟。乡下的活计永远干不完,只要肯干,总有使不完的力气。 

 刘秋莲正往背篼里装间疏出来的红薯藤,就看见林母拎着饭篮子来了。 

 “秋莲啊。” 

 林母擦了擦额头的汗,担忧地问,“老幺咋还不回来?是不是马老板不收黄鳝了?” 

 刘秋莲放下背篼,拍了拍手上的泥土: 

 “要是不收,三哥昨天就该知道了,兴许是没拦着车。” 

 林母叹了口气,皱纹里都是愁绪: 

 “你二哥说,又来了两家收黄鳝的,他跑了好几个生产队才收了四十多斤,还都压到二毛九一斤。” 

 “妈别担心,” 

 刘秋莲笑着安慰道,“二毛九收进来,除去损耗还能赚五分钱。咱不是还有几个食堂嘛,那边都是四角钱一斤呢。” 

 她望着田里抽穗的稻子,心想过段时间晒秧田,黄鳝就更不好逮了。 

 到时候价钱肯定会涨上去,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等到那时候。 

 “亏得有黄采购帮忙介绍那些食堂。” 

 林母坐在田埂上,接着说,“你们走后,好些人来问我大房交钱买名额换补贴的事,还有人打听你们家种的草药,还有问那天跟马家的事儿。” 

 “那天和马家吵架,来了那么多人,肯定有人看见了。” 

 刘秋莲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现在整个村子都知道了吧?” 

 林母点点头:“这事瞒不住,野外长的草药,黄鳝,也没法拦着人家。”  她叹了口气,“只是这买名额的事” 

 “妈,队上交名额的多不多?”一旁帮忙的张冬梅突然问道。她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探究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