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 作品

第555集:灵脉异动,地火喷涌

地火焚心 魔界的震颤是从午夜开始的。

 雅玲被灵珠的灼热惊醒时,帐篷外的罡风正发出野兽般的嘶吼。她猛地坐起身,看见掌心的灵珠泛着不安的橙光——这是灵脉异动的征兆。帐帘被狂风掀起,露出外面翻涌的暗紫色夜空,原本悬浮在魔域上空的黑曜石山,此刻竟在缓缓下沉,山尖擦过云层,带起漫天碎石。

 “怎么回事?”月飞的剑气劈开一道袭来的石流,剑光在黑暗中划出凛冽的弧线。她刚将最后一批流离失所的魔民安置到临时洞府,此刻鬓角还沾着灰,铠甲上的划痕在火光中格外醒目。

 肖飞正举着灵玉探查地面,玉片接触到土地的瞬间,竟烫得他指尖发麻。“不是普通的地震,”他指着脚下龟裂的大地,那些缝隙里正渗出丝丝缕缕的红雾,“是从灵脉深处传来的震颤。”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轰然巨响。三人转头望去,只见西北方的赤狱山方向,一道赤红的火柱冲破夜空,将半边天幕染成血色。火柱周围的山峦如同被巨手揉碎的饼干,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坍塌,岩浆顺着山体的褶皱流淌,在平原上汇成蜿蜒的红河。

 “是地火。”雅玲的声音有些发紧,灵珠的光芒此刻已亮得刺眼,“而且是来自灵脉最底层的‘地心火’,能烧毁一切灵力的火焰。”

 他们策马穿越摇晃的荒原时,沿途的景象越发触目惊心。曾经生长着魔界奇花“幽冥草”的谷地,如今只剩下焦黑的土块,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燃烧的焦糊味;栖息着食灵鸟的石林,此刻半数石柱已断裂倾斜,鸟雀的哀鸣在风中此起彼伏;甚至连最耐旱的魔蜥,都在慌乱地朝着地势更高的地方逃窜,鳞片上沾着凝固的岩浆。

 老魔将的城堡在震颤中摇摇欲坠,城墙上的防御魔纹忽明忽灭,像是风中残烛。当三人赶到时,老魔正跪在藏书阁的废墟前,徒手扒开滚烫的瓦砾,怀里紧紧抱着几卷烧焦的古籍。

 “将军!”肖飞翻身下马,冲过去扶住他。老魔将的手臂被掉落的石块砸中,伤口处冒着黑烟,却仿佛毫无知觉。

 “找到了……”老魔将颤抖着展开其中一卷相对完整的古籍,泛黄的纸页上,用魔界古文记载着灵脉的图谱,旁边还画着一块刻满符文的巨石,“控魂镜……控魂镜碎片消散后,灵脉失去了平衡!”

 他的手指点在图谱中央的红点上,那里正是赤狱山的位置:“当年大魔王铸造控魂镜,并非只为了掌控五界,更重要的是用镜中力量镇压地心火。镜碎之后,镇压之力消失,灵脉就像断了弦的弓,必然会反噬自身。”

 雅玲凑近一看,古籍上的插画里,控魂镜的虚影正悬浮在巨石上方,镜光与石上的符文相互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这石头是……”

 “镇魔石。”老魔将的声音带着疲惫,“埋在灵脉源头的地底深处,是天生的控火石。上面的五界符文,是上古时期五界合力刻下的,能引五界本源之力稳固灵脉。可现在……”他抬头望向赤狱山的方向,眼中满是忧虑,“符文恐怕已经开始褪色了。”

 三人赶到灵脉源头时,才真正明白“褪色”意味着什么。

 这里本是一处被魔纹笼罩的山谷,谷底有座终年冒着白汽的温泉,那是灵脉能量最旺盛的地方。而此刻,温泉早已干涸,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不断扩大的裂口,裂口周围的地面呈现出诡异的暗红色,仿佛被血液浸透。

 最令人心惊的是裂口中央的那块巨石——正是古籍中描绘的镇魔石。这块足有十丈高的巨石,表面布满了蛛网状的裂纹,原本流转着金光的五界符文,此刻只剩下淡淡的印痕,像是快要被抹去的墨迹。每当大地震颤一次,就有几道符文彻底消失,随之而来的,是裂口深处喷出的更汹涌的地火。

 “必须修补符文。”肖飞蹲下身,触摸着地面的裂纹,指尖传来灼热的痛感,“但老魔将说得对,需要五界的本源之力。”

 月飞望着天空,云层中的雷光越来越密集:“天庭的天河之水属‘清’,能压制火气;龙王的深海玄冰属‘寒’,可冻结地脉;妖族的千年灵木属‘生’,能稳固土壤;人间的晨露属‘纯’,蕴含最质朴的生机……”

 “而魔界,”雅玲的灵珠轻轻颤动,“需要用我们自己的灵力作为引。”

 肖飞取出传讯符,注入灵力后抛向空中:“我已经通知了玉帝和龙王,他们应该正在赶来的路上。妖族那边,妖王承诺会亲自送来灵木。至于人间的晨露……”

 “我去。”月飞握紧剑柄,“人间此刻正是黎明前,最容易收集晨露。”她的身影化作一道剑光,瞬间消失在天际。

 雅玲则走到镇魔石前,伸出手轻轻贴在冰冷的石面上。灵珠的光芒顺着她的指尖流入石中,那些黯淡的符文竟微微亮起,但很快又被裂口喷出的热气压制下去。“符文的根基还在,”她松了口气,“只是能量不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肖飞望着不断扩大的裂口,眉头紧锁:“但我们时间不多了。你看那些裂纹,每消失一道符文,镇魔石的承重能力就会下降一分。照这样下去,不出三日,整块石头都会碎裂。” 话音刚落,大地突然剧烈摇晃起来。裂口深处传来沉闷的轰鸣,像是有巨兽在地下咆哮。一道比之前粗壮数倍的地火柱喷涌而出,直冲云霄,灼热的气浪将两人掀飞出去。雅玲被肖飞及时拉住,才没坠入裂口,而镇魔石上,又有三道符文彻底消失,石身的裂纹蔓延得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