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黄亚萍倾诉苦恼的同时,又给他介绍了一个朋友。
他只顾沉浸在给未来的孩子起名,发现还有一个包裹没有拆开。这个包裹是郑小杰寄来的。
用剪刀小心翼翼剪开,里面有几封黄亚萍给他写的信,还有几本《海外星空》杂志。
黄亚萍坦言婚后生活就像白开水,寡淡无味,那个酷爱艺术的丈夫,天马行空,根本就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自己刚结婚实际上成了丈夫未来生活的“母亲”。
这个苦涩的幽默让高加林笑了,他感觉黄亚萍有点夸大其词。
越往后看他不得不相信,黄亚萍说丈夫唯一做了一次米饭,还是不熟,洗了一次衣服,把袜子和内衣放到一个盆子里,这是一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巨婴。
最后黄亚萍祝福他鲤鱼龙门,特意嘱咐他要认真看看杂志,里面特别介绍了美国硬派改革家李·艾柯卡的故事,或许会对他的工作提供不一样的思路。
只要是黄亚萍推荐的东西一定错不了,正在为工作开展挠头的高加林如获至宝,这个美国的老李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又干了怎样的一件事。
迫不及待翻开杂志,他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
“李·艾柯卡是一个有着钢铁意志的男人,曾先担任过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总裁,后又担任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总裁,把这家濒临倒闭的公司从危境中拯救过来,奇迹般地东山再起,使之成为全美第三大汽车公司。
他那锲而不舍、转败为胜的奋斗精神使人们为之倾倒。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美国商业偶像第一人。
在他22岁的时候,以推销员的身份加入福特公司,25岁成为地区销售经理,38岁成为福特公司副总裁兼总经理,46岁升为公司总裁。”
看到这里高加林热血沸腾,单单这份履历,已经让绝大多数人望尘莫及。
他拿出本子和笔,把这些内容摘抄出来,太震撼心灵了,他要做艾柯卡第二。
“他创下了空前的汽车销售纪录,公司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利润,从而成为汽车界的风云人物。54岁被亨利·福特二世解雇,同年以总裁身份加入濒临破产的克莱斯勒公司。六年后,创下了24亿美元的盈利纪录,比克莱斯勒此前60年利润总和还要多。艾柯卡也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大人物,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高加林把自己想象成艾柯卡,继续往下看:“1924年10月15日,艾柯卡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艾柯卡的父亲尼古拉12岁搭乘移民船来到新大陆,白手起家,略有一些资产。父亲在大萧条的艰苦岁月中,始终持乐观态度和坚定信念,这给艾柯卡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