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与原本那个时空陈琳写的讨曹檄文有几分相似,将曹操骂得狗血淋头,只是不知道能不能治好曹操的头风病。  洋洋洒洒几百字,一气呵成。 

 众人见之,尽皆赞叹不已。 

 写完之后,又写了一封给天子的奏章,自表为“骠骑将军”,然后,让人给曹操一并送去。 

 也不管曹操答不答应。 

 当天就找人刻印,连同“镇北将军府”的牌匾,也改成“骠骑将军府”。 

 摆明了不承认曹操的圣旨。 

 并且威胁曹操,敢不同意,就将檄文发给天下诸侯,就问你怕不怕? 

 从此,王通自称骠骑将军。 

 …… 

 王通最终还是没有选择与曹操开战。 

 当然,曹操也很乖。在接到王通的书信后,马上就让人送来了天子的圣旨,拜王通为骠骑将军。 

 曹操这样做,也是出于自己的战略利益方面的考量。曹操的周边势力,包括:袁绍、袁术、吕布、刘表、张鲁、韩遂马腾、王通。 

 在这七方诸侯中,唯有袁绍是曹操的朋友。 

 而且,自从接纳天子之后,曹操与袁绍之间的矛盾也有些激化。虽然曹操满足了袁绍的条件,将大将军的职位让给了袁绍,曹操屈居司空。但是却并没有应袁绍的要求将天子送到邺城。所以,与袁绍之间的关系也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也只想夺下几道关隘用来确保关中的安全,而不敢过分得罪王通。 

 于是,王通的官职,成功地上升到了仅次于大将军的骠骑将军。 

 ……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 

 幽州北部的草原胡人首领,纷纷派出使者前来晋阳求和。 

 王通此前对付东部鲜卑和匈奴的手段,将幽州北边的胡人也给震慑住了。他们担心王通成了幽州牧之后,会如同对付东部鲜卑和匈奴一样对待他们。因此,纷纷托使者带着一些战马和财宝前来进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