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孔子是说过“有教无类”。  但是,真正能做到“有教无类”,是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前。 

 在独尊儒术之前,是百家争鸣,那时候大家都在发展自己的学术,自然是只要有人愿意加入自己的一派就能为本派增加势力,哪里还管什么身份地位。 

 但是,在“独尊儒术”之后。 

 儒家就没有必要“有教无类”了,因为他已经没有竞争对手了。 

 儒学成了一种被唯一“尊崇”的学术派别,并且,还意味着只有学了这种学术,才可以进入封建王朝的“官吏框架”之内,才能做官。 

 于是,从独尊儒术开始,儒学就变成了进入封建王朝“官吏框架”的门槛。世家士族们为了垄断官职,也就开始垄断教育和知识的传承。 

 这种垄断,激化了阶层的分化和对立。 

 使士族世家变得无比强大,使普通百姓根本没有机会进入“官吏框架”。于是,就变成了:为官者世代为官,为牛马者世代为牛马。 

 这就是古代残酷的现实! 

 因此,华歆说得也没错。因为他只是说出了一个事实。而且,其出发点也是好的,因为他是在劝说王通不要跟世家士族为敌。 

 大办教育,必然成为世家士族的公敌。 

 关于这一点,看看蔡邕、顾雍、荀攸、贾诩等人的态度就明白了。他们都是心知肚明,只因顾及王通的面子,不好明着表态而已。 

 儒学早已不提什么“有教无类”。 

 也只有“浪子郭嘉”,才敢再提什么“有教无类”。 

 不过,熟悉历史的王通,知道管宁会怎么想。因此,才特意询问管宁的看法。 

 “回禀将军。” 

 管宁放下手中的酒杯,对王通拱了拱手道: 

 “管某倒是觉得可行。正如将军刚才所说,并州五郡之中,上郡和西河郡的百姓以前大部分都是胡人的奴隶;雁门、太原、上党三郡,收容了五六十万黄巾百姓。这些都是需要教化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