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可若是陛下执意拒婚,臣女的名声可就彻底毁了。”  上官华蕤可不信太后此时自信的言语。 

 太后和陛下之间虽然看似母强子弱,但到底圣上占着一个正统之名。 

 且帝王大婚,不光是家事,更是国事。 

 自己出身上官家,是助力,也是掣肘。 

 这朝中,追随上官家者众多,可反对上官家的人,也不少。 

 太后和皇后出自同一族,必会有众多朝臣反对,这件事根本不是太后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定下的。 

 “他不会。且不说你的家世、容貌,样样出挑,坐上后位自是能够服众,且你和陛下也算是青梅竹马,到底情意不同旁人。陛下当日在百花苑特意让人救下你,便可见其对你的心思不同。” 

 人怎能无耻到这种程度呢? 

 上官华蕤觉得,自己还是低估了太后不要脸的程度。 

 还是说,人坐到了高位之后,便觉得自己说出的话哪怕再无理,底下的人也必须拍掌叫好? 

 青梅竹马? 

 她自从四岁那年被送到女观,可是直到十四岁才接回,进宫伴侍太后也不过最近这三四年的事,且太后和陛下的关系一般,她入宫请安也只在仁寿宫,几年算下来,与陛下见面的次数也寥寥十数次,每次也不过简单说几句话,哪里就算得上青梅竹马了? 

 更何况,她落水这件事,自己这位好姑母居然还有脸提? 

 她是如何落水的? 

 太后心里不清楚吗? 

 “陛下乃是一国之君,仁爱惠下,那日落水,也不过是不忍臣女丢了性命罢了。可若说男女之情,请恕臣女直言,陛下怕是从未有过这等心思。且臣女经落水一事后,子嗣艰难,此时陛下也是知晓的。虽说日后可以过继旁人诞育下的皇子,可陛下会如何想?娘娘,陛下那日去百花苑,可不像是真的偶遇啊。” 

 见太后这话越说越过分,上官华蕤也不打算继续顺着她说下去了。 

 她今日入宫,本就是太后“强逼”来的,更是太后拿着她母亲早逝一事的秘密钓进宫来的。 

 太后说落水,那她也说落水。 

 圣上那日出现的时机,她自然知晓是怎么回事。 

 那本就是他们约定好的。 

 但太后不知道呀。 

 在太后眼中,这便是圣上一直盯着仁寿宫,一直盯着自己这个奉国公家的独女。 

 那他自然也知晓,百花苑那出戏,是给信王裴琰安排的。 

 信王不愿娶的人,如今却被安排给了他,这让圣上如何愿意接受? 

 更何况,还是没了子嗣传承希望的。 

 便是太后,也无法强压着圣上娶妻。 

 上官华蕤的话,让太后唇角最后一丝笑意都没有了。 

 她沉默了下来,整个仁寿宫内顿时安静地连针掉在地上都能听个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