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李应的谋划

整整上了大半夜的课。 张文远眼看月到当空,才叫大家回去休息。

 走出小院时,王成等军官忍不住边走边聚在一起热烈讨论。

 有人拍着大腿直嚷:“张县尉这手画图讲解当真绝了!”

 另一人满脸敬佩的接话:“可不是?那城防图三笔两笔就勾出要害。”

 “今天所学,比我当了十几年兵还要多。”

 “是啊,以前咱们都是傻打仗,哪有人这样教我们?”

 “我说张县尉说爱民如子的那话才是真正好呢。”

 “就是,听得我心中也是暖和和的。”

 一群新晋军官纷纷说张文远的课讲得好,他们在这堂课上都深受启发。

 朱仝和雷横走在最后。

 关上院门,雷横同样是满脸惊讶——他在这堂课中收获极大。

 雷横摸着腰间佩刀,想起今日张文远所讲的阵法变化,手心还在发烫。

 不光是战术技能,张文远最后关于“要建立怎样军队”的发言,更是振聋发聩。

 雷横过去对张文远的信任,大半是出于张文远对他的情义。现在却真的生出几分敬重。

 他忍不住看向一旁的朱仝。

 雷横知道朱仝是识字的人,思想也比他们这些老兵复杂许多。

 雷横已经对于这支老营部队生出归属感,下意识就为这支队伍考虑,突然觉得该把朱仝这样的人才绑在队伍里。

 雷横开口问道:“朱兄弟,你对张县尉今日所讲有何感想?”

 朱仝抚着长胡须一笑:“佩服之至,张县尉讲的作战之术,便是放在禁军之中,若非军门世家传授,谁会轻易相授?”

 雷横颇为认同。

 张文远今天讲的都是干货,不少兵法技能,在正规军中都是世代相传的机密。

 大宋重文轻武,有才学者大都不愿当兵,也使得军中有能力的人才极为紧缺,稍有能力的军人很容易就鹤立鸡群继而得到大量资源。

 建国百多年,直接在军中生产出一大票世代承袭,满家名将的“军门”。

 这些人将军阵之法作为不传之秘,偶尔出现像张文远这样懂得兵法的人,也往往被他们收入幕府。

 张文远今日所讲,对于那些刚刚成为军官的节级来说,只是开了眼界。

 普通士兵就算拼死拼活成为军官,也没有机会获得这样的教育。

 对于朱仝和雷横这种有眼光之人,自然明白张文远给了他们多大的恩惠。

 雷横道:“张县尉对我们如此看重,咱们也该多多报效才是。”

 朱仝自然能看出雷横心思。

 笑道:“雷兄弟放心,我对张县尉深为认同。”

 “张县尉今日所言‘军民鱼水’的话语,这等见识,就不是寻常武夫能有的。”

 “能跟随这般人物效命,日后说不定能博个出身。”

 “我见到如此英雄,怎会有二心?”

 “啊,哈哈,有道理,有道理!”雷横闻言大为放心,高兴拍拍朱仝肩膀。

 第二天,众人早早来到小院集合。

 昨晚上张文远讲的干货实在太多,而且大家都学得入迷。

 许多人一辈子没有正经学过东西,有一种突然长脑子的感觉。

 他们十分迷恋这种感受,一大早起来揣着烧饼就往这头跑。

 张文远也早早来了,袍角还沾着晨露。

 跟众人见礼之后立刻开始上课。

 从兵法讲到武艺,再讲到各种作战细节。

 大家都是军官,需要有战场应变的经验。

 讲到后面张文远便又让众人自由发挥讨论,做纸面的战术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