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锦鲤 作品

第87章 蛤蜊米脯羹

  昨晚沈氏吃了梅子酒,又熬了半夜,清早就觉得头昏。

  小厨房就接着信儿,要做些蛤蜊米脯羹,与大奶奶扶头。

  范婆子最怕是做羹,生怕做废了蛤蜊肉。

  宁国府里的蛤蜊,与那等市卖的干蛤蜊不同。

  市上酒楼的蛤蜊肉,酒糟辛料腌的,咸咸辣辣下酒,只要五十钱一碟。

  可府里厨房用的蛤蜊,乃是从海沿冰镇着陆运,正经的紫唇鲜蛤蜊。

  个大肉厚鲜美异常,一颗就值上百钱儿,倒似吃金稞子似得。

  这等新鲜紫唇蛤蜊,不用酒腌油煎,不必酱煮火烤。

  若要做羹时,只需去壳剥出贝肉,加上把粳米糁子,连盐都不必多加。

  清甜浓厚,正是沈氏喜吃的。

  这道米羹要的是火候儿,梨月忙去捣米糁,让范婆子烧火做蛤蜊。

  滚水锅里撒了盐花儿香油,蛤蜊下去滚两滚,待壳微开就捞出来,银刀撬开壳儿,取出里头蛤蜊肉。

  沥水时有半碗蛤蜊肉汤儿,范婆子就要倒掉,梨月慌忙拦着。

  “这好东西万不可丢,加几丝老姜泡着,一会儿煮米脯要用。”

  这就是原食原汤之意,特别是肉食、海味,用原汤做羹,滋味自然浓醇。

  梨月将粳米捣磨成碎,都成砂糖粒儿大小,无需磨成粉。

  小灶上架起砂锅,将粳米糁煮滚成浓羹。

  范婆子亲自上灶,加了蛤蜊肉进去,一路搅合撇去浮沫。

  哪消半刻功夫儿,只见蛤蜊肉鲜嫩饱满,米羹醇厚浓稠,就是盏儿甜丝丝鲜津津的佳肴。

  做这羹儿虽不繁琐,范婆子也忙出一头汗。

  送上去些许时辰,就见冬梅端着盘儿回来。

  “范妈妈,大奶奶吃着羹好,叫再盛上一盏儿。”

  范婆子自掌灶以来,做菜还是头回被夸,眼泪好悬落下来。

  慌忙又盛一盏儿,打发冬梅端上去,自己就守着灶火偷笑。

  “我只怕昨夜国公爷走了,她今早又要摔盏儿掀桌。谁知吃了这羹儿,她心里倒是熨帖了。可知好吃食能解千愁哩!”

  梨月听她这样说,也跟着哧哧的笑起来。

  其实沈氏忍着没发作,倒不是为一道美味汤羹。

  今天是她三嫂的生日,沈夫人派人过来,接她回娘家吃盅酒。

  信儿是母亲派人来送的,说明她老人家也不生气了,沈四姐儿那事完了。

  沈家规矩森严,沈父沈母在堂,小辈过生日,不许大宴宾客。

  沈三奶奶今岁是整二十,才许内宅自家人摆一席酒。

  沈氏得过三嫂嫁妆不提,前阵还连累她挨骂,这席寿酒不能不去。

  好在今日阴天有些凉风,出门还不算炎热难受。

  沈氏打发赵嬷嬷预备贺礼,将昨日的上等瓜果装了两盒,又预备四匹细罗,两柄缂丝团扇,一双绣鞋。

  自己在妆房挽发梳妆完毕,换件儿茜红妆花纱对襟衫,缕皮傅金油鹅黄纱裙子,就出门坐在廊下看礼物。

  赵嬷嬷引着丫鬟,一样样捧着过了目,这才装抬盒写礼单。

  台阶上小香炉燃着香篆儿,缕缕青烟随风散做花团儿。

  沈氏闻着香气甜润,见芷清旁边熏香,点手唤她近前,闲闲问道:“昨日覃家姑娘火上房,寻国公爷说什么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