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江山之移
名人的确有名人的好处,尤其是在这个时代。
唐禹想要见李寿,但上门拜访又难免被暗处未知的耳目察觉,于是该怎么做?
很简单,递一封信即可。
唐禹来到阆中一家客舍,借纸笔写好信,烧羽为漆而封,便让姜燕直接送了过去。
随便给点赏钱,门口的侍卫便点头哈腰提着信送到了李寿跟前。
李寿也是满脸疑惑,但见信纸竟然用了漆封,便郑重打开。
下一刻,他就直接站了起来。
信上赫然写着:“今夜亥时三刻,河边垂钓,唐禹静候使君前来相会。”
仅仅一句话,就让李寿直接不淡定了,唐禹?晋国那个弑君狂徒?三百精兵火烧郗鉴的唐禹?
近一年来,纵观天下,没有谁比唐禹更知名了,他闹出的动静、给人的震惊,是前所未有的。
就连蜀地,也有了“得唐禹者得天下”之传言。
这样的人,竟然会主动找我?
李寿陷入了沉思,他觉得可能是阴谋者的圈套,但唐禹的诱惑太大了,又怎么舍得视若无睹?
“来人!”
李寿当即下令:“派出上百探子,沿河两岸搜寻是否存在大量的可疑人物,不得动手,只是刺探情报,有任何异常立刻回禀。”
他心中不安,总觉得有一股山雨欲来的预感,但“唐禹”这个名字,的确是把他的心都勾了起来。
他必须要去见!无论对方要说什么!
因此,李寿非但下令搜寻沿河两岸,确保没有未知的势力埋伏,还准备带十多个江湖好手随行。
得到了沿岸并无异常的回报,李寿最终还是出发了,在一众高手的簇拥下,于夜晚亥时来到了河畔。
沿着河找了片刻,果然看到了一个火堆。
有人在钓鱼,钓鱼者的后方站着一个戴着篾条面具的怪人,恰好就是今天送信的。
李寿深深吸了口气,沉声道:“只是两个人,那不怕。”
他大步朝前走去,在即将靠近之时,便遥声喊道:“前方可是唐嬴子爵?”
唐禹看了他一眼,平静道:“大将军不必怀疑,天下还没人愿意冒充我唐禹,毕竟晋国的通缉令还未解除。”
李寿见他神态自若,仪表非凡,一时间便信了七八分。
他快步靠近,拱手作揖道:“早闻使君大名,今日得见,果真非同凡响。”
“我期待过与使君的各种相见场合,却从未想到,我们会以这样的方式相见。”
唐禹站了起来,回之以礼。
他看着李寿,缓缓一笑,声音低沉:“大将军,可想做皇帝?”
李寿神色顿时僵住。
月色皎洁,河水碧波荡漾,晚风吹过,春夜如此凉爽。
天地寂静一片,李寿清晰地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
他没有想到,唐禹开口就是这样的话。
“使君休要胡言!”
李寿当即呵斥道:“我李寿深受陛下信赖,能有今日,也全蒙陛下拔擢,何以会有反叛之心?”
“使君逃亡天下,今刚入蜀,便说这等大逆之言,岂非无礼!”
唐禹笑容不变,只是轻声道:“我上月入川,于八日前到达雒县,只在前几天短暂隐藏身份,而后便不再掩饰。”
“大将军也是久在官场之人,在雒县自有耳目,应该早知唐某已在雒县。”
“此时此刻,又何必说什么刚入蜀、装糊涂?”
李寿的表情有些尴尬。
他被拆穿心思,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只能拱了拱手,道:“使君智计过人,某十分敬佩,然如今成国局势复杂,处处都是间谍密探,还望使君莫要妄言,当心祸从口出。”
唐禹没有回答,只是看了一眼四周。
河水涛涛,对岸山高,身后城墙如龙,十几个高手已然分散,盯着各地。
别说是什么耳目,就连一只老鼠都无法靠近。
于是,唐禹瞥了一眼李寿,缓缓道:“你是不是以为,我来这里是跟你玩闹的?”
李寿皱起了眉头:“什么意思?”